养殖1.5万尾鱼,2个人就能搞定,是谁给了他们底气?| 这,真走“新”⑳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这,真走“新”#

01:24

养殖1.5万尾鱼,2个人就能搞定,是谁给了他们底气?| 这,真走“新”⑳

距离湛江雷州流沙港码头12海里,一个“大块头”正“游牧”深蓝。它就是“海威2号”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

站上平台的那一刻,海上颠簸感顿失,比五个篮球场还大的“大块头”稳得让人如履平地。管理员在平台上例行查看设备,身后的养殖网箱中,“海上街溜子”军曹鱼扑腾嬉戏,它们的邻居鳘鱼则在水下安静潜游,不时朝着摄像头探头探脑。

140公里外的科研人员,津津有味地看着这“松弛感”十足的一幕。他们所在的是湛江湾实验室智慧渔业指挥中心,大屏上展示着“海威2号”上的“直播”:鱼群动态、气象指数、区域水质一览无余。

深远海养鱼不会鞭长莫及,全靠“神器”传递信息。这些水上水下布置的摄影头、主动声呐、被动水听器、水下立体相机、溶解氧传感器等设备,构成了一整套渔业智慧系统。

“像一个‘智慧人’!”湛江湾实验室智慧渔业研究中心博士杨靓兴奋地介绍着这位上岗一年的“好帮手”——数据系统是“大脑”,起存储分析作用;传感系统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以看到、听到鱼的状态;通信网络是“感知神经”,负责接收信息;自动投喂等设备是“手脚”,执行“大脑”发出的指令。

目前,“海威2号”养殖水体超3万立方米,平台上的“居民”有15000尾鱼。它们只需2名管理员照顾“饮食起居”,人工成本节省60%。

当一条幼鱼被投放到“海威2号”,“智慧人”会及时捕捉其行为和环境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对症施策。台风来临,它会将平台下沉至安全高度,通过搭载的太阳能电力系统,实现绿色能源自给自足;撤离的管理员可实时远程监控,一键实施投喂。

“智慧人”自然是为了以智“惠”人。

过去,海边人家“靠海吃海”并不轻松。“有时三天都捕不到鱼,人在海上熬着也容易生病,有了‘海威2号’可不一样了。”从小跟随家人出海,海威公司董事长助理冯东晓感慨,“大块头”让渔民从险象环生的劳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轻松唱上了“海洋牧歌”。

如今,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在湛江各海洋牧场星罗密布。从全省最大的桁架式养殖平台“恒燚1号”,到正在建设中的全球首例悬浮定深高抗台风养殖平台“海塔1号”、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一号”……

“大块头”有“大智慧”,挺进深蓝向未来!


采写:林日清 李珩丹 纪蓓 曹斯  通讯员 梁华栋

拍摄/剪辑:陈庭辉 林泽翔

海报:郑炜良

动画:叶景雄

运营:蒲思伊 麦小华

本期统筹:纪蓓 顾大炜

【开栏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更要大胆求新、不断向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记录向新向上的火热一线,南方+策划推出《 这,真走“新”》系列融媒报道,从各地样本透视广东实践。活跃在南粤大地的向新奋斗者,展现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探索未知的胆识、忘情忘我的投入、无问西东的拼搏、孜孜以求的渴望,拼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的生动图景。

【更多篇目】

咬牙卖掉股份,投入研发工业无人机,值吗?| 这,真走“新”①

创新突围17年,一支打印机研发团队的“不安分”日记 | 这,真走“新”②

机器人跳英歌舞,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真走“新”③

这条“九死一生”的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走 |这,真走“新”④

当“湾区最快地铁”有了“超级大脑”| 这,真走“新”⑤

放眼望去四下无人,这个农场在种一种“很新的地”| 这,真走“新”⑥

“工业大米”,香!| 这,真走“新”⑦

他们是怎么让退役电池“回春”的?丨这,真走“新”⑧

制造家具,这个工厂居然做到了“无人胜有人”|这,真走“新”⑨

当油不够“香”了,老牌石化企业何去何从?| 这,真走“新”⑩

常年被丢弃的柚小果,怎么到他手上就成宝贝了?|这,真走“新”⑪

他们把飞机“标配”装进了汽车,没想到卖火了!| 这,真走“新”⑫

他们为什么要把绝活送上门? | 这,真走“新”⑬

从连年亏损到国际大牌原料供应商,他的做法引人深思丨这,真走“新”⑭

又小又冷门,做跳跳糖能有什么学问?丨这,真走“新”⑮

在茶园间搞了17年新材料,他们终于把气凝胶价格“打”了下来|这,真走“新”⑯

谁在海边“搭积木”丨这,真走“新”⑰

做显示屏的见多了,他们靠什么把小屏幕做成大生意 | 这,真走“新”⑱

用二氧化碳“养大”的水果蔬菜,现在怎么样了? | 这,真走“新”⑲

编辑 辜继漫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