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辉:用镜头串起岭南荔枝香 | 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⑦

南方农村报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乡村振兴,技术先行;数字赋能,创新为翼。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开展2024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众多农业从业者踊跃参与,以短视频形式创作、发布大量优质作品,广泛传播农业实用技术,持续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经大众投票、专家评审和复审,最终评选出2024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十佳达人。

典型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他们,有用镜头记录育种密码的“新农人”,有将实验室搬进直播间的“田秀才”,更有让乡土经验搭乘流量快车的“数字农夫”。南方农村报推出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风采专题报道,聚焦以“手机变农具、数据变农资、直播变农活”的农技达人,记录他们以短视频打破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壁垒的创新实践,全景展现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的创新探索。

七月暑气蒸腾,惠州“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幸福村的荔枝林里,清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吴宇辉举着手机穿梭林间,镜头精准捕捉缀满枝头的红果,他对着屏幕介绍:“这些香荔的果肉晶莹剔透,是岭南大地孕育的珍宝。”这位在抖音坐拥15万粉丝的“荔枝哥”,十年前还是国际物流领域的销售精英,如今已成为岭南荔枝的“代言人”。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物流精英的“荔枝情缘”

从救急到深耕 

2014年的夏天,成了吴宇辉人生的转折点。当时,惠州镇隆的荔枝遭遇罕见滞销,看着乡亲们守着满园鲜果却愁眉不展,自小在荔枝花香中长大的游子毅然返乡。“最初想着帮乡亲们渡过难关,试着用顺丰发快递,没想到三天就接到两千多单。”回忆起刚入行时的情景,吴宇辉依旧难掩激动。

然而,在与果农的朝夕相处中,他敏锐察觉到更深层的问题:“粤东的荔枝不能只靠走量,更要在品质上下功夫。把品质做上去了,价格自然能提上来,果农才能真正赚到钱。”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荔枝品种与种植技术。在惠东棠阁村的品种园里,他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价值密码”,追溯御荔的历史渊源,拍摄生草栽培的技术细节,和果农探讨不同荔枝品种的独特口感。

受访者供图

在他打理的300亩荔枝园里,汇聚了22个岭南优质品种,从宋代皇室古荔选育的御荔、清代贡品挂绿,到如今备受青睐的网红品种仙进奉,应有尽有。“挂绿的果壳有独特的龙纹,御荔的果肉带着玉般的质感,这些才是粤东荔枝的灵魂所在。”吴宇辉在视频里向网友们一一介绍,通过短视频的科普与讲解,这些高端荔枝逐渐被更多人知晓,进一步打开了北方市场。

受访者供图

镜头里的“传香术”

科技赋能与价值重构 

吴宇辉的镜头,不仅记录着荔枝的甜美,更见证着科技为传统种植带来的变革。在他服务的幸福村智慧果园里,科技的身影无处不在。他拨开果园里茂密的杂草,向镜头展示:“这叫生草栽培,能让果园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小循环,有利于土壤保持肥力。”空中,无人机在树冠间灵活穿梭,精准喷洒微生物菌剂,效率是人工的5倍;地面上,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土壤的墒情和养分,还能及时预警病虫害。

受访者供图

“少用甚至不用传统农药,才能保住荔枝最本真的口感和香气,而且这些新技术还能帮果农省下不少成本。”吴宇辉在视频里细致讲解着。这些直观的科技应用场景,通过短视频传播后,成了周边村落农户学习新技术的“活教材”,不少果农纷纷效仿,改进种植方式。

“我们正在推进有机栽培管理,在优质产区建立标准化体系,这样才能把优质荔枝更好地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谈及未来的规划,吴宇辉语气坚定。但他也坦言,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不少挑战:管理技术人才短缺、初期盈利偏低等问题,让幸福村和唐阁村的基地在推进标准化时举步维艰。为此,他已有了清晰的应对思路,通过短视频持续科普种植知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学习并加入系统化培训;同时利用生态循环模式,提高果园的盈利能力。

受访者供图

北上“香路”上的坚守

让世界记住岭南味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高端荔枝的北上之路依旧充满挑战。“目前国内能做全程冷链的物流公司还比较少,这导致高端荔枝很难真正走进北方市场。”吴宇辉无奈地说,“很多北方顾客对荔枝的印象还停留在‘甜’,却没能尝到它真正的‘香’,这是很可惜的。”

这份遗憾,反而成了他持续发力的动力。在短视频里,他举起两颗荔枝对比:“粤西的荔枝主打尝鲜,粤东的荔枝更注重品味。我们要让世界记住岭南荔枝的独特香气。”今年初夏,首批空运到北京的500斤冰荔荔枝,创下73%的复购率,这让吴宇辉更加坚定了信心。

受访者供图

吴宇辉的短视频教程带起了一股新潮流:农户们跟着视频学习嫁接技术,市民们在线下单盆栽荔枝,让百年贡品以新的形态扎根都市阳台。此外,他每年投入数十万元用于荔枝市场营销,对外推介广东荔枝,助力北方群众了解荔枝品种、掌握品尝方法与保鲜技巧。镜头还在不停转动,吴宇辉用他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岭南荔枝的香甜。

往期回顾:

罗群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田埂间 | 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③

吴洪邦:八节点精控水肥,让沙地红薯变身“金疙瘩” | 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④

胡祝林:“油”墨点翠,“豆”香沁柚 | 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⑤

阮宾:95后农技推广人,让热带水果结出“致富果” | 十佳农技短视频达人⑥

撰文:郑颖、实习生王维熙

设计:欧剑钊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任亚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