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曾艳:创新举措,夯实律师行业发展“土壤”

佛山来论
+订阅

■本期主题:中央法务区的“佛山路径”

近日,佛山中央法务区启建,将建设“一平台四中心”,打造立足佛山、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共向未来的一站式法治服务新高地。佛山将秉持“全周期化”“一站化”“智慧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推进建设进程。到2026年,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实现与核心商贸区、金融保险产业高度伴生协同发展,形成“一小时”全球法律服务圈。

南方日报邀请了专家学者、企业和律所负责人,探讨中央法务区建设的“佛山路径”。敬请垂注。


创新举措,夯实律师行业发展“土壤”

文|曾艳

佛山中央法务区是在佛山法治保持高水平建设,以及政务服务实现“一门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在法治建设上,佛山在涉外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举措,并且保持了全省前列的地位。这些工作不仅为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和环境支撑,也为佛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政务服务上,佛山禅城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通过整合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化建设等,让群众少跑腿,便捷、快速解决群众需求,并在多年来持续推行各种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获得多方认可。

佛山、禅城在推动政务服务和法律服务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使佛山建设中央法务区有了根基和动力。

佛山中央法务区,对律师行业的发展颇有裨益。

佛山中央法务区为律师提升工作效率与降低成本。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佛山中央法务区集成了包括翻译、查档、公证等多种法律服务资源,极大地减少了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跑动的次数和成本。这种便利不仅体现在时间和金钱的节省上,更在于能让律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案件的核心部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其通过资源的汇聚,大力促进了行业交流与合作。中央法务区的建立为律师提供了一个定期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律师之间分享专业知识、经验和案例,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同时,律所负责人之间的管理交流也能促进律所内部的优化和提升,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促进律师行业发展和夯实佛山法治“土壤”的角度来看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我建议佛山中央法务区从以下这些方面下功夫。

加强法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是中央法务区持续发展的关键,佛山可以通过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加大引才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法治人才队伍结构,为中央法务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针对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佛山可以开展更多的法律援助服务,开通绿色通道,调整扩充法律援助重大疑难案件专家库,确保基层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和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效率。同时,聚焦国资、医疗及民生关切的执法领域,以及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也能为中央法务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法律保护。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佛山可以着力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格局,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行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如“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深入宣传法治理念,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中央法务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佛山中央法务区还可优化法律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和培训课程,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的法律需求。同时,鼓励企业更新观念,让律师参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央法务区的建设对于律师行业和佛山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法务区的建设将持续推动佛山法治建设形成新亮点,这些亮点包括但不限于:创新的法律服务模式、高效的法律服务流程、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等。这些亮点将进一步提升佛山的法治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前来投资和发展,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系广东华商(佛山)律师事务所主任)

本期统筹:南方+记者 李晓莉

■相关阅读:

来论|姚俊逸:依托中央法务区探索一流商事调解制度

来论|王青斌:以法治“清泉”灌溉佛山经济沃土

来论|谭冰霖:佛山中央法务区的法治探索及路径展望

来论|杨晓月:聚高端资源,撑起企业“法治晴空”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