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中央法务区的“佛山路径”
近日,佛山中央法务区启建,将建设“一平台四中心”,打造立足佛山、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共向未来的一站式法治服务新高地。佛山将秉持“全周期化”“一站化”“智慧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推进建设进程。到2026年,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实现与核心商贸区、金融保险产业高度伴生协同发展,形成“一小时”全球法律服务圈。
南方日报邀请了专家学者、企业和律所负责人,探讨中央法务区建设的“佛山路径”。敬请垂注。
以法治“清泉”灌溉佛山经济沃土
文|王青斌
佛山建设中央法务区的决策,是从多个层面深刻审视后作出的战略选择,其意义深远且重大。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佛山以其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强大的制造业实力著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全球化趋势的加深,法治环境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同企业对法治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法治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助力还有很大空间。
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设,旨在以法治“清泉”灌溉并滋养这片经济沃土。通过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不仅能够提升企业法治意识,还能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对法治的迫切需求。未来,随着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成和运营,企业将更加便捷地接触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从而在日常经营中更加注重合规管理,提升法治意识。这种法治意识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在根本上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设,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建设,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和安全感,也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法治框架内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它标志着佛山在法治社会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
从专业角度来看,无论是法务产业对GDP的贡献,还是人均法律资源的供给,佛山都还不够。佛山需要立足本土实际,结合社会经济状况,探索“佛山打法”。
法治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我建议,佛山中央法务区要加强法治引领、法治服务,激发民营经济新动能。佛山中央法务区可通过整合律师事务所、公证、仲裁调解、法院审判等优质资源,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这种保障不仅体现在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解决法律纠纷上,更在于引导企业树立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行稳致远。
人才是法律服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佛山在建设中央法务区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优质资源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加强与其他优秀法律服务机构的合作、引入国内超级大律所和顶级法律人才,可以快速提升佛山法律服务的整体实力。同时,积极引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相关服务机构,可形成法律服务与多领域资源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法律服务新高地。
如此一来,佛山中央法务区与现在的上市企业集聚服务区即可实现深度融合、互促共荣,不仅可以实现中央法务区和上市企业集聚服务区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创新,还可推动佛山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多赢局面。
接下来,随着佛山中央法务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将努力成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标杆、法律服务的创新高地、企业风险防控与应对的坚强后盾。我们有理由相信,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变身”佛山经济发展的“护航者”,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佛山中央法务区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
本期统筹:南方+记者 李晓莉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