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潭镇马克思街上,一家农产品展厅正在装修升级。这是高潭第一家由村经济联合社独资控股的村集体企业——联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普联村成立。成立仅一年多,公司销售额便达到200余万元。
“我们村常住人口100多人,耕地少、山地多,村集体也没啥钱。”普联村党支部书记杨鑫平坦言,公司成立之初,只卖一些本村的初级农产品,比如大米、花生和豆类。为了拓宽销路,村干部变成了“销售人员”,要常常跑出去找订单。在各方面的帮助下,这些农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公会所采购。
随着销量稳定增加,村民有了新销路,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去年村里400多亩耕地复耕复种,还有村民开始种植凤梨和养殖家禽。”杨鑫平说。不仅如此,公司销售的产品还从本村拓展到了周边村镇。
目前,联兴公司已为普联村集体分红12万元,还有40多万元的利润盈余,用于维持公司日常运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宽和修缮村路,添加路灯等设施,让村民住得更舒心。”杨鑫平对普联村发展信心满满地说。
集体经济有效益,反哺惠民有底气。如今,像普联村一样,通过创办村企发展经济的还有大星村,其村企年销售额到达了160万元。这是高潭镇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缩影。
目前,高潭全镇13个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0万+”。其中,9个村达到“20万+”,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中洞村,去年的集体经济收入甚至达到“40万+”。
高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潭计划通过闲置学校租赁、特色农产品销售、村办企业、入股镇属企业、学院劳动教育、助农展销活动等措施,引导各村集体经济达到“20万+”,推动公梅村达“30万+”、中洞达“100万+”。
当前,高潭镇还在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这亦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
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实施农业公园、连接线绿化带提升,打造美丽圩镇;制定“美丽庭院”创建行动方案,组织发动各方力量参与乡村绿化,实现“见缝插绿、科学植绿”;以季度考评压实责任,推动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长效化……随着一项项工作扎实推进,高潭乡村正发生着肉眼可见的改变,整洁干净、舒适宜人的环境,村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也让游客对这座红色小镇印象深刻。
高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大的力度加快典型镇村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典型镇村培育各项工作部署,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高质高效推进典型镇村建设工作。
相关阅读:
“百千万工程”看高潭|中洞村:人气、财气旺起来,红色山村迎蝶变
“百千万工程”看高潭|谋划25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4A级旅游景区
“百千万工程”看高潭|“红+绿+蓝”产业联动,红色小镇跑出发展加速度
【采写】南方+记者 乌天宇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通讯员】谢长波 罗燕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