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之城,青春力量!《南方日报·中山观察》聚焦中山体育高质量发展

南方+

7月17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下称“省中运会”)各项赛事激战正酣。当天下午,中山代表队在“家门口”连夺四金,惊艳全场,人们不禁感叹:这群年轻人好棒!

锚定梦想,游泳小将李依频打破省中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纪录,成为中山代表队首个双金得主;不懈努力,武术新星潘雨晨、李恩哲一展英姿,包揽省中运会初中组少年规定拳项目冠军。羽毛球、乒乓球、定向越野……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山的运动健儿们将向金牌奋力发起冲刺。

作为闻名的“运动之城”,中山从不缺“冠军基因”,苏炳添、陈艺文等一批明星运动员从这里走向世界。运动健儿们勇攀高峰、勇于突破的体育精神,是中山这座城市“精气神”的真实写照。如今,年轻小将传承前辈拼搏精神,展现出敢打敢拼、自信阳光的形象,在全省的舞台上大方自如地秀出中山少年风采。

本期《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带你走进中山这座“运动之城”,看见百年香山背后的青春力量。

版面图2

深读|21城健将齐聚,这场青春盛会何以燃动中山?

南粤大地,青春涌动。

7月15日晚,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下称“省中运会”)在中山市兴中体育场正式开幕。本届省中运会规模空前,共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等12个大项262个小项,较上届增加10个小项,在超过半个月的赛事日程中,将吸引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的7300多名运动员、380多名教练员齐聚中山。

这场青春盛会的落地,不仅为中山提供了检验体教融合改革成果的“实战考场”,更以文化为媒、以赛场为窗,向粤港澳大湾区立体展现一座“体育之城”“人文香山”的时代新风采。

版面图2

深读|7个赛场故事,勾勒中山新生代运动员群像

近日,国际级运动健将、中国著名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作为嘉宾参加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下称“省中运会”)开幕式。再次回到家乡,走进中山市兴中体育场时,他感慨万千——21年前,这里正是他短跑梦想开始的地方。

中山体育精神的传承从不依赖偶然。在体教融合的土壤里,“冠军基因”已化作可复制的成长密码:“全科体育”激活全民运动热情,特色品牌矩阵挖掘体育好苗子,优势项目催生体育大产业。

在省中运会的主场之上,450名身披战袍的中山少年在战鼓擂动中走到聚光灯下。这一刻,他们的足印与苏炳添21年前的起跑线重叠,中山两代青年运动员在追梦之路上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时空“接棒”。

赛事正酣,南方日报记者走近这群奋力冲金夺冠的中山少年,见证这场燃动全城的青春竞技。

李依频:我想成为下一个张雨霏!|中山体育新生代

邓可:7年识图数百张 自带定向越野“GPS”|中山体育新生代

凌浩航、郭芷慧:三年2000小时练就羽毛球“黄金搭档”|中山体育新生代

欧紫怡:苦练武术十余载,考取顶流名校|中山体育新生代

中山女排:用排球编织青春叙事|中山体育新生代

黄双宁:16岁田径少女炼成赛道“小猎豹”|中山体育新生代

郑海松:跳绳少年十年磨剑,“享受每一次腾空”|中山体育新生代

版面图2

深读|从小镇走向国际,中山棒球19年挥出“本垒打”

7月14日—21日,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棒球锦标赛在位于中山市小榄镇的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举行。这场与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同期举办的大型棒球专业赛事,吸引了公众对中山棒球这项传统特色体育项目的关注。

19年前,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组建起中山第一支棒球队。截至2025年6月,这片土地上已经举办了超过100项重大棒球赛事,其中亚洲级赛事3项、全国性赛事18项。已举办11届的“中山熊猫杯青少年棒球邀请赛”,由区域性赛事发展为国际性赛事。中山市小榄镇也一步步夯实棒垒球软硬件基础,成为棒垒球国家队的集训地,也成为全省承办棒垒球赛事的优先落脚点。

从一支棒球队到一条产业链,中山的棒垒球事业也从小镇一隅走向全市校园,迈向国际职业赛事,并发展出品牌赛事。从这里走出去的球员,也正成为中国棒垒球事业的“希望之星”。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何伟楠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编辑 朱晓宇 钟商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