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代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启动,办实办好市十件民生实事

南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时间过半,年初由惠州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2025年市十件民生实事办理进度如何?

7月9日,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首场活动——举办2025年代表票决市十件民生实事督办工作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各专工委负责同志及参与督办的10位人大代表参加座谈并围绕推进市十件民生实事作交流发言。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民生实事办理情况,18个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并回应代表关切。

笔者从座谈会上获悉,今年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涉及10个方面19项任务,截至目前,3项已完成,其余16项正在推进。

“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上线

7月1日,惠州市“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如今,通过“惠民速办”小程序、“惠民速办”门户网站,市民可以在线反映惠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各类非紧急诉求事项,各部门可以及时为市民排忧解难。

作为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依托12345热线平台,该平台把市民“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今年,惠州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解决就学难题,全市计划年内建成20所学校,目前已建成5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485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1000个。此外,还有6所学校启动建设,为更多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惠州市507所中心校以上学校中,已有496所完成心理辅导室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全部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市内7家精神专科医院开设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家二级以上医院中,有25家设置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门诊。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为超过1.2万名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惠州实施“一镇一名医”固本强基行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等7家医院与全市51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帮扶关系,共遴选派出21名名(中)医和39名骨干专家团队,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基层医疗服务。

5个交通“堵点”已完成整治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惠州加大就业保障和重点群体温馨暖心服务平台建设。目前,惠州进一步整合就业驿站、惠民驿站、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资源,打造100家涵盖三方服务的综合平台。在实体整合的15家平台中,有12家已全面完成三方功能整合,进一步扩大就业帮扶范围。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在交通出行方面,交通“堵点”和“黑点”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科学施策、优化设计,多个区域的交通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惠州市10个交通“堵点”中已有5个完成整治,10个“黑点”中也已有3个改造完成,居民出行更加顺畅安全。

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活动监管方面,物业管理的立法立规工作已经启动。《惠州市住宅物业服务条例(草案)》正在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不断强化物业安全生产管理。

    南方+ 王昌辉 拍摄

此外,重点群体社会服务保障也在持续提质扩面。目前,惠州市设立市级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2个、县(区)级综合服务中心4个、镇(街道)社区服务点95个,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291张,累计提供近8万次居家养老免费上门服务。惠州市儿童公园预计12月底建成开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在老年助餐服务方面,已新建21个长者饭堂,优待对象从户籍老年人拓展至常住老年人。

推动每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办好民生实事有赖于人大力量的监督推动。按照市委工作要求,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对市十件民生实事的督办力度。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人大监督职能,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常态化监督,通过专题视察、跟踪问效、满意度测评等方式,紧盯项目进度、资金使用和群众反馈,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每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惠州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对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符合民意、顺应民心。

市政府将以“钉钉子精神”压实全链条责任,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紧盯滞后项目攻坚突破、在推项目提质增效、建成项目长效运营,努力把每一项民生实事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民心工程”。

链接:

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确保民生实事见实效

“金点子”变为“金钥匙”!惠州市人大代表为民生实事建言

采写:南方+记者 张国威 罗锐 通讯员 郭敏 陈瑞凤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