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作风在基层落地生根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孙文静

“能每天住在这儿,才是令人向往的生活”,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乌石岗村凭什么让游客“上头”?答案或许“形于外”——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丽乡村引人入胜;答案或许也“修于内”——党员干部始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常态化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依托“民情夜访”等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专门打造党群议事厅推进落实决策事项……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乌石岗村的党员干部便拿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主动性,搭建干群“连心桥”,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可喜的是,好日子在众人“商量”中一步步走进现实——一个投资额约2亿元的“顶流”项目即将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南方+ 张冠军 拍摄

“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如何保障“顶流”项目顺利推进?乌石岗村的党员干部当好“领头雁”,积极带头发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工作,为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何让“美丽风景”持续释放“美丽经济”新活力?干群拧成一股绳,主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和美乡村提“颜值”增“品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在乌石岗村,一幅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说到底,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走好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把“显绩”做实,把“潜绩”做深。正如乌石岗村党支部书记所说:“把家乡建好要靠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贡献好点子。”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一次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中,乌石岗村最终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方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村美、民富、产业旺的“致富路”。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来我们家乡玩的游客多了”“我们村现在不比城里差”……一声声朴素的话语,流淌着村民最真挚的情感,道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也再次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群众多作贡献,而绝不能靠作秀、取宠、讨巧,博取一些廉价的掌声。

作风的改进,没有休止符;觉悟的提升,永远在路上。答好基层治理“必答题”,画出干群“同心圆”,“修于内”而“形于外”,我们就一定能绘就和美乡村画卷、擦亮村民幸福底色。

相关阅读

韶关这个村,变成了真实版“向往的生活”

编辑 朱琦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