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频道
设计师的乡村美学实验
青石板路上,一个扎着发辫的身影正俯身丈量斑驳的蚝壳墙。
51岁的肖诺——这位从中山南文村走出去的知名建筑师,在离乡30年后带着设计团队回来了。
当“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吹拂岭南,他接下了改造乡村的重任:让音乐街在私塾旧址响起琴声,使武术馆变身网红打卡地,在童年游泳的稻田边开出文艺咖啡馆。
从南京设计院到故乡石板路,这位设计师用专业唤醒沉睡的古村,也让“返乡创业”的故事有了新注解。古村新颜>>
佛山频道
硬气女老板,关税战下再赴美
“越是危机,越能凸显真正的竞争力!”
4月27日,佛山慧谷科技总经理邓飞舟飞抵美国西雅图,这是她今年第三次赴美。在中美关税战硝烟中,这位南海女企业家却从容不迫:一边参加国际石材展,一边推进在美工厂建设。
邓飞舟正在拍摄短视频。
作为全球领先的石英石装备制造商,慧谷科技七八成业务与美国市场相关,但邓飞舟早已备好“三套方案”。
从转移产能到开拓新市场,这位做过老师、开过书店的跨界创业者,正用20%软件工程师团队的“智造”优势,书写中国制造的突围故事。详情>>
广州频道
求救电话突然中断,她的操作全网点赞
一通13秒的无声来电,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近日,广州120调度员梁雯婷接到特殊求助电话,对方始终沉默却突然挂断。凭着职业敏感,她坚持回拨,发现求助者竟是使用AI语音的聋人外卖骑手。
梁雯婷
在无法获取定位的紧急情况下,调度团队通过微信文字沟通、图片确认伤情,仅用24分钟完成这场“无声救援”。这既是科技赋能残障人士的温暖案例,更是120急救人员“每一通电话都不放弃”的职业坚守。
目前伤者已获妥善救治,这场跨越沟通障碍的救援引发全网点赞。事件回顾>>
顺德频道
当工匠精神遇上人工智能
当人形机器人完成半程马拉松,当AI三分钟完成工程师两周的工作,“机器替代人”的焦虑正在蔓延。
但在“世界工厂”顺德,百万产业工人给出了不同答案——
嘉腾机器人研发总工程师徐斌带领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让国产AGV打破国际垄断;“焊将”王志英用99.8%的无损检测合格率证明,再智能的机器也替代不了工匠的“手感”。
徐斌相信,数智时代更加呼唤炽热的“匠魂”。 顺德工会制图
这些手握“数智匠心”的顺德工匠正在证明:AI不是对手,而是新工具;数智化不是终点,而是工匠精神的新起点。详情>>
中山频道
一名港妈的购物“双城记”
“再也不用拖着行李箱‘搏命’过关了!”香港妈妈凯晴的跨境购物生活即将迎来改变。
4月28日,山姆“极速达”服务在中山上线,最快1小时送货上门;今年三季度,中山山姆会员店将正式开业。这标志着中山正式加入粤港澳大湾区“山姆群”,深中通道有望成为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条“山姆大桥”。
4月中旬,中山山姆会员商店施工围挡挂出招聘公告。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从珠海山姆店35%的香港会员占比,到中山麦德龙迎来的港澳客流,跨境消费正重塑大湾区商业版图。详情>>
撰文:刘自如
设计:招凤仪
统筹:黎詠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