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生活、一体消费,《南方日报·中山观察》聚焦深中商文旅协同

南方+

24公里的“湾区长虹”飞跨伶仃洋,重塑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地理格局——中山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商圈经济、美食经济勃兴,文旅新项目加快落地、串珠成链,中山商文旅产业版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融入大湾区城市群。本期《南方日报•中山观察》聚焦深中商文旅协同发展,看深中一体化如何重构珠江口商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4月18日是香港复活节小长假首日。

上午7点,一辆厢式货车从中山市五桂山脚下的养殖基地出发,经由深中通道,一个半小时后,1200多斤鲜活的脆肉鲩被顺利送达位于深圳罗湖的谭厨中山传家菜总店。

当天,谭厨中山传家菜在深圳各区的6家门店陆续迎来客流高峰。在深业上城店,餐厅全天接待顾客超过200围台,翻台率超过400%。其中,超过95%的顾客都点了脆肉鲩相关菜品。“香茅焗脆鱼腩”“沙姜焗脆鲩鱼片”等原创菜品,几乎是每桌“必点菜”。

2009年在深圳创立以来,谭厨聚焦中山菜这条赛道,传承融合创新理念,打造出多款脆肉鲩原创招牌菜,被消费者誉为深圳市场上中山脆肉鲩的“天花板”。与脆肉鲩一同“出圈”的,还有石岐乳鸽、小榄菊花、神湾菠萝等经典中山菜。

一条脆肉鲩,已游过珠江口。百年“中山菜”,正通过深中通道,走向大湾区。

点击阅读>>>深读|一条中山脆肉鲩的深圳之旅

4月28日,山姆“极速达”服务将在中山正式上线,这让中山籍港人Sena凯晴喜出望外。几天前,带着孩子、拖着行李箱在深圳湾口岸排队过关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他们过关后先到福田山姆会员店采购,再转乘深中跨市公交返回中山父母家。这样有些周折的双城生活,将随着中山山姆会员店新进展变得更加轻松。

山姆“极速达”上线后,中山市民线上购买商品,最快1小时内即可送货上门。下次返回中山,凯晴将不再需要停留深圳逛山姆,她已经迫不及待想体验一下在中山线上采购的便利。

港澳北上消费热,催生“购物+旅游”模式,带旺了跨境消费。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在经由港珠澳大桥北上的滚滚港澳客流加持下,珠海山姆店销售额突破25亿元,在全球800多家山姆会员店中排名第七。港珠澳大桥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山姆大桥”。

山姆会员店中山首店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末建成营业,像凯晴一样的中山港澳乡亲逛山姆有了更加便利的选项。

到那时,深中通道能否成为中山的“山姆大桥”?

点击阅读>>>深读|一位“港妈”的购物“双城记”

“我和我老公都在深圳福田区上班,每个月深中通勤费用大约3000元,这笔钱就是为中山的新家花的。能住到自己精心设计的小家,被美好的环境滋养,这钱花得非常值得!”4月27日,在深圳工作的Erin夫妇像往常一样从中山马鞍岛的新家出发,50多分钟后抵达位于深圳的公司。

去年年底,Erin一家人搬到了中山马鞍岛,“小区环境非常舒适安静,有崭新的儿童公园、大大的草坪、健身房会所,无论天晴下雨,我女儿总有地方玩耍,家里的长辈也都很喜欢。”Erin介绍,马鞍岛的新家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生活方式打造,每次一回到岛上,心情就是“晴空万里”。

深中房价悬殊,一桥飞架,却让很多人的深中同城生活触手可及。根据中山公积金数据,深圳职工在中山购房办理公积金贷款急速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60%,2024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40%。

公开数据显示,4月4日清明节当天,深中通道车流量再创新高,达到17.84万辆次。熙熙攘攘的车流之中,有无数不甘“蜗居”的“打工人”来中山置业的身影:深企掀起“团购潮”、年轻人找到“安乐窝”、港人购置“养老房”……湾区人经由深中通道来到中山,在“双城生活”中开启新的篇章。

点击阅读>>>深读|一家深圳企业的中山购房计划

深中通道开通,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空间距离,成为深中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深圳商业中心西移,将为深中商业模式创新带来哪些新想象?站在深中同城化的新起点,两地文旅融合发展将有怎样的新机会?当大湾区日益成为一座“超级城市”,深圳与中山能否构建一个跨珠江口的“大商业圈”?

对此,南方+记者邀请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点击阅读>>>

赵圣慧:深中通道催生“前海总部+中山载体”商业模式创新

何莽:让文旅为“中山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场景

江金波:深中构建跨珠江口“大商业圈”

周琭璐:以差异化协同发展推动深中文旅产业融合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何伟楠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林雨萱 杨慧荣

摄影:叶志文 李姗恒

编辑 朱晓宇 钟政经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