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韩国政坛:尹锡悦弹劾宣判推迟,李在明先迎“生死关”?|热聊冷观

观天下
+ 订阅

韩国总统尹锡悦本月初被释放之后,他的弹劾案本来马上也要判了。可是,这都快半个月了,弹劾案的宣判是一拖再拖。不仅如此,韩国政局最近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简直跟演韩剧似的。这到底是怎么个事呢?咱们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首先啊,咱们得算笔账。2024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今年2月25日,韩国宪法法院针对弹劾案进行最后一次辩论。然后就到了今天,都快一百天了,宣判这事还是没有下文,刷新了韩国总统弹劾案的最长审理纪录。

连韩国媒体都说,现在的情况就像薛定谔的猫,到底是弹劾成功还是失败,谁也不知道。

3月8日,在韩国首尔,尹锡悦返回汉南洞总统官邸后向支持者致意。新华社发

3月8日,在韩国首尔,尹锡悦返回汉南洞总统官邸后向支持者致意。新华社发

为什么这个宣判一再推迟呢?有这么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法官们意见不统一。韩国宪法法院的法官们在是否支持弹劾以及弹劾的理由和证据上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保守派法官可能倾向于驳回弹劾。这就像咱们平时开会,大家意见不一致,讨论来讨论去,就是没个结果。

第二,案件太复杂。尹锡悦弹劾案涉及多个争议点,包括戒严的合法性、滥用职权等等,这些争议使得案件处理更加复杂。

第三,社会政治影响大。韩国社会对此案关注度极高,不同政治派别的立场和行动加剧了法院的压力,使得宣判过程更加谨慎和缓慢。

3月8日,在韩国首尔,尹锡悦的支持者在汉南洞总统官邸附近参加集会。新华社发

3月8日,在韩国首尔,尹锡悦的支持者在汉南洞总统官邸附近参加集会。新华社发

第四,法律程序要求严格。为了确保宣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韩国法院需要完成大量的法律程序工作,包括审查证据、撰写和修改判决书等等。

有意思的是,原本可能成为尹锡悦弹劾案最大受益者——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也就是有望成为韩国新总统的李在明,反而可能先迎来“生死关”。

李在明。新华社发

李在明。新华社发

首尔高等法院将在3月26日对李在明公布二审判决。李在明被指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如果二审判决不利,他就有可能丧失国会议员资格,而且无法参加下届总统大选。这就像咱们玩游戏,眼看要赢了,结果自己先没了。

总之,最近的韩国政坛可谓是“一波三折”,最终这场政治大戏会如何收场?我们继续关注。

脚本:南方+记者 彭奕菲

出镜:南方+记者 泠汐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策划:王露纯

部分内容整理自中新社

更多阅读>>

快问快答:特朗普与普京“破天荒”热聊2.5小时,释放什么信号?

漫点看:俄美“甜蜜”互动,是battle还是settle?

国际漫谈:美俄元首通话,中方亮出鲜明态度

编辑 王露纯 张志超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