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四十载,客从何处来
清晨,朝阳兴致勃勃洒在繁忙的易北河上,因港口而兴的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在轮船汽笛轰鸣的“交响曲”中苏醒过来。
“哐当哐当——”不远处的阿尔托纳火车站,列车穿梭,旅人匆匆。热闹唤醒了住在车站旁的谭绿屏。
这是上书画课的日子。77岁的谭绿屏精神矍铄,起床梳妆,穿上在北京定制的中式服饰,把教学材料、画具准备妥当,优雅又矫健地搭乘地铁教课去了。
在汉堡,中国书画的爱好者几乎都认得这位有范儿的老太太。
从1984年只身负笈德国至今,谭绿屏凭借在绘画、写作上的成绩,成为当地颇具名气的德籍华人艺术家。
“竹在中国,蕴含着虚怀若谷、刚直不阿的丰富寓意。大家看,屏气凝神是练习的关键,一笔下去如果用上了气,这一笔看上去必定坚挺,否则看上去必定软弱。”进入教室,谭绿屏马不停蹄为德国学生们讲授《书法入门竹画的秘诀》。课上,她汉语德语来回切换,引经据典讲述书画背后的文化意涵,提笔示范时力道十足。
“从中年到两鬓白发,我们认识40年了,谭绿屏讲课神采奕奕的样子从来没变过。”长年跟随她学画的德国学生威海明说。
谭绿屏教授中国书画、传播中国文化的这份笃定与自信来源于家传。“我的父亲谭勇、母亲华采真都是徐悲鸿的门生,曾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在父母耳濡目染下,她从小立志当画家。
40年前,怀揣融合中西绘画艺术、传播发扬中国文化的理想,谭绿屏辞去南京的“铁饭碗”,独自来到德国。她回忆,当时“一文钱没有,一个人不识,一句话不懂”,只能靠端盘子、洗杯子、搬酒瓶、送广告,赚取生活费。
生活的不易,磨砺出谭绿屏雄浑豪放的画风。她笔下的马线条刚健、中西融合,在汉堡个人画展上引起很大反响。她还为汉堡一家商场创作了大型壁画《北京花园》,逐渐在当地声名鹊起。此后,她长期教授书画课,担任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并多次推动中德两国艺术家交流合作、举办画展。
做这些,谭绿屏坦言,也有“私心”——水墨丹青是她的志业,也是与父母穿越时空对话、寄托鸿雁情思的介质。
下课了,跟着谭绿屏走进她的家。一楼被改造成画室,书籍、画作堆得满满当当,窗外苍翠的京竹疯长成林。
“竹带给了我思乡解愁的甜蜜,带给了我克难自强的信心和力量。”她将中国的竹子种在院子内、画进画中、写进文章里,这样一来,故乡仿佛就在眼前。
她曾在文章中这样形容乡愁:“我聆听到早春冰层划破长夜的脆裂声,浮冰下涌动的河水推着冰块的撞击声。夜寒已经不见,解开衣扣,只觉得大地的脉血在奔流,大地的心脏在跳动。顺着睡意深沉的易北河水向东看去,茫茫夜色,透出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此时此刻,同样一颗地球的心脏在跳动,热血的扬子江正在被曙光一波一波地推醒。”
“我的老家是广东肇庆四会的独岗村,虽然生长在南京,但常常能听到父亲讲起南国乡里的往事。”谭绿屏把自己比作“扬子江的鱼”,远游进了“易北河的水”,而独岗村旁静静流淌的绥江,则是她魂牵梦绕的来处。
“故乡就是我的信念,没有故乡,什么都没有了。”在画室里,谭绿屏勾腰翻找出珍藏的老照片,回忆起父亲的粤语乡音、祖母八十大寿时亲人的欢聚……
这些年,谭绿屏就像一条在绥江、扬子江、易北河之间洄游的银鱼,只要有机会,她就回乡探亲。特别是谭勇艺术馆2016年在四会落成后,她多次回去捐赠父亲的画作、收藏。
今年夏天,在亲人的邀请下,谭绿屏决定再回乡一趟。“村头的榕树,白头的亲人,我还想回去看看。”
经过10多个小时的航程,谭绿屏时隔5年再一次回到独岗村。
祖父种的榕树郁郁葱葱遮挡烈日,谭绿屏沿着村路走进祖屋,向祖宗上香鞠躬,又轻轻抚摸祖母的照片。小孩们跟前跟后,眨着好奇的眼睛,猜想这位老奶奶从何而来。
“堂姐回乡的时间一确定,我们就期盼着吃一顿团圆饭。”谭绿屏的堂弟谭志华早早张罗起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许久不见的亲人紧紧拥抱、相互搀扶,团圆饭热热闹闹。往事并不如烟,一股脑爬上心头、浸润眼眶。
年逾古稀的谭绿屏沉浸于重逢之喜,仿佛又回到近60年前的那个深夜,木船咿呀作响,少女绿屏乘着小舟头一次回四会探望祖母,兴奋雀跃。那夜银河斜挂,明月照我还。
相关阅读
编者按
人是家乡亲,粤是故乡名。
今夏,参与南方日报、南方+、GDToday“‘拍’张机票来广东”视频征集活动的4名粤籍华侨华人,由海外飞抵故里,圆了归乡梦。
他们职业不同,经历迥异。有在泰国商海沉浮多年的潮人,有在斐济弘扬岐黄之道的医者,有在德国守护水墨丹青的画家,有在南非搭建友谊之桥的歌者。跨山越海“返屋企”,他们心中最牵挂的是什么?
即日起,我们推出“粤是故乡名”系列微纪录片,用镜头讲述4名旅外乡亲的归乡故事。敬请垂注。
文字/脚本:南方+记者 姚瑶 孟健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海报:潘洁 谭唯
运营:黄馨影 陈龙彦 冯慧婷 蒋畅
英文审校:刘灵芝 魏申 黄绮铌
统筹:卢轶 谢苗枫 曾强 祁雷 欧阳妍
策划:王溪勇 曹斯 赵杨 王海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