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徒步去班味,一次效力管全年 | 跟着古人游湾区④

点解
+订阅

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自古以来就是旅游界的“多边形战士”。

曾为这里山水、繁花、美食、灵气而倾倒的名人驴友,堪称骨灰级。

从诗词按图索骥,我们考古了他们的“朋友圈”和“小红书”——

苏东坡,荔枝品鉴博主、西湖首席代言、六榕寺题名人;杜甫和李白,没来过岭南,却都幻想在罗浮山退休;不朽名句“风物长宜放眼量”,原来出自毛泽东的“早茶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家国团圆,秋高气爽。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足迹,踏上大湾区严选之旅吧!

如今热爱登山的

可能是地产大佬

而在古代,“性本爱丘山”

大抵是知识分子

如果千百年前就有5A景区

白云山必定首批入围

900多年前,苏东坡被贬谪岭南

途经广州时

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白云山蒲涧

并与蒲涧寺信长老一夜畅谈、切磋佛法

天亮了

苏东坡要上山访寻安期仙人的遗迹

便对信长老说

。

白云山形成于约6000万年前

2200多年前,南越国首都群众依山建城

白云山既是屏障,也是风景,更是生活

宋元时期

羊城八景之一的蒲涧濂泉

就在白云山的滴水岩景区

相传这里是九节菖蒲生长之地

曾留下郑安期驾鹤而去

羽化登仙的美好传说

“郑仙采药”石像

“郑仙采药”石像

在中国文学中

“岭南第一山”罗浮山

常常被描述为仙境和修道之地

吸引了许多文人前来寻仙访道

“谪仙人”李白一辈子没到过广东

但一度沉迷于寻仙的他

是罗浮山的铁粉

比如李白送别族弟

在诗中将罗浮山作为理想的归隐之地

“余欲罗浮隐,独怀明主恩”

表明自己想去罗浮山提前退休

但由于老板的恩情尚未回报

一时间也走不了

如果让他顺利去了罗浮

很可能就如鱼归海,再不回还

。

甚至没到过岭南的杜甫

也在《归雁》诗中联想到罗浮山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在李白仙游300多年后

苏东坡在游历罗浮仙境后

创作了大量咏叹的诗文

罗浮山的钟灵毓秀流于笔墨之间

东坡满满的松弛感也深藏诗文之中

。

与苏东坡意气相投的

还有以《牡丹亭》传世的明代文学家汤显祖

1591年,汤显祖被贬徐闻

途经广州时连夜绕道

给自己安排了五天四晚的罗浮山深度游

并写下长达2200余字的《罗浮山赋》

除此之外

韩愈、刘禹锡、谢灵运、杨万里、朱熹等大家

都有留下风靡至今的罗浮山旅游笔记

让我们有机会穿越罗浮古今

罗浮山素有“登山若浮海”之说

还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

自古就有民间歌谣传颂:

“罗浮十八面,面面有珍宝”

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就曾在此采药济世

在大湾区

与罗浮山齐名的西樵山、鼎湖山

也自古就是文人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西樵山从唐代开始便被文人方士所看中

而后戚继光、康有为、伦文叙、梁启超

等陆续到访

“高人世远不留墅,古木春深只度莺”

借戚继光这首《偕段南海游西樵》

西樵山的自然之奇跃然纸上

被誉为“北回归线带上的绿宝石”的鼎湖山

也曾吸引清代著名诗人袁枚

近现代名人郭沫若、齐白石至此游玩

齐白石还为这段游历写下诗作

“游遍鼎湖山下路,木棉十里子规啼”

在这首诗里

既有鼎湖山又有木棉

岭南的典型意象都包蕴其中


山,志存高远、淡泊名利

古今旅人们沉浸此中

找到心灵的慰藉

让平生惆怅都化为云淡风轻

结语

在“考古”中,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领略他们当年的意气风发,感受他们曾经的失意、迷惘,也折服于“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超然与豁达。

古人眼里的美景,告诉我们他们到过哪里、爱过什么,美景之外,更动人的是纯粹的热爱和希望。

他们所热爱的美,直到今天,依然被我们热爱着。

恰逢黄金周,不妨穿越千百年时空,觅一位精神“搭子”,一起探寻大湾区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撰文:刘自如

统筹:黎詠芝 罗莎

设计:招凤仪

相关阅读

百万流量旅游笔记,今天还可以抄作业 | 跟着古人游湾区①

顶流“美食博主”,个个都是带货高手 | 跟着古人游湾区②

带娃打卡名胜古迹,考试知识点都有了 | 跟着古人游湾区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夏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