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公办教师超四成为“95后”,Z世代如何教书育人?

南方+

9月10日,惠州仲恺高新区有一批新老师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

近些年,随着新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仲恺高新区新招聘了一群年轻有活力的教师。据统计,2021年以来,该区新招聘编制教师约1900名,其中,“95后”老师占37.26%,“00后”老师占18.79%。目前,仲恺高新区公办学校在职教师4166名,“95后”老师占40.78%,“00后”老师占12.84%。

这意味着,Z世代(亦称为“互联网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已经走入校园、走上讲台。他们带着新颖的教育理念、鲜活的教学方式,在社会的关切中,告别了学生身份,成为教书育人的师者。

仲恺高新区第七学校“00后”老师宋莎莎。

仲恺高新区第七学校“00后”老师宋莎莎。

追求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在仲恺高新区第七学校,五年级6班的英语课堂似乎总是充满活力。作为全校最年轻的老师,“00后”Carly从教两年多,一直致力于为学生们打造活泼有趣的全英课堂。

Carly是宋莎莎的英文名,为了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英文名。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她和学生们一般互喊英文名,有时连家长也习惯叫她“Carly”。

“可能因为我自己也做过孩子,我知道什么样的课堂是孩子喜欢的。”在课堂上,宋莎莎热情洋溢、幽默风趣,努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她总会带领大家为同学送上鼓励,一边拍手一边高喊:“**(学生英文名字),**,wonderful!”

 仲恺高新区第七学校“00后”老师宋莎莎。

仲恺高新区第七学校“00后”老师宋莎莎。

为了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宋莎莎还在班级里开设了“Carly商城”。学生们凭背书、听写、回答问题等方式,可以获得奖券;当奖券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兑换相应的“商品”。“他们一般会兑换‘免写一个作业’,或者‘科代表体验券’‘零食券’还有‘点歌券’。”她说。

“小学生在英语方面相当于一张白纸,我给孩子们描绘成什么样,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在宋莎莎看来,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如果因为我教学方法不恰当,或者说我这个老师怎么样,没能让孩子们爱上英语,甚至讨厌这门课,我会觉得很难过。”

正如宋莎莎所期待的,她的确成了学生们眼中“有趣”“好玩”的老师。而这也是“95后”“00后”这批年轻教师身上的普遍特征。

“我们年轻老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激情,上课时充满活力。”仲恺高级中学附属学校的“95后”教师赖林荣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他在九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更乐于参考学习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并融入视频、图片、角色扮演、考古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想方设法让学生觉得这堂课有意思。

目前,仲恺高新区共有公办学校在职教师4166名,“95后”教师占40.78%,“00后”教师占12.84%。像宋莎莎、赖林荣一样,这群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往往更擅长应用各种数字化手段教学,打造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

更容易与学生拉近距离

与资深教师相比,“95后”“00后”教师凭借与学生年龄相近的先天优势,往往与学生拥有更多共同语言。这也成了新老师做好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如果问仲恺高级中学附属学校九年级的学生,喜欢哪位科任老师,大部分人的答案里会有历史老师赖林荣。“听领导告诉我很多学生喜欢我的时候,感觉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26岁的赖林荣说,学生的肯定让他觉得两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

学生为赖林荣等班级科任老师画的头像。受访者供图

学生为赖林荣等班级科任老师画的头像。受访者供图

在2022年,当时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历史课上,赖林荣用“中午在食堂吃了鸡腿”举例,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历史”。自此,他就成了学生们口中的“鸡腿老师”。由于只有10岁左右的年龄差,他逐渐跟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

“我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赖林荣介绍,由于学校位于潼湖镇三和村,大部分离家较远的学生会选择寄宿。考虑到初中生第一次离开父母,他常常会跟学生聊聊生活,或者一起打球,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仲恺中学高中部的地理老师钟道传和赖林荣同岁,他也在努力成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

“我的高中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跟学生关系就非常融洽,经常为我们争取福利,大家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钟道传回忆说,他从教4年多,一直以高中班主任为榜样。

出生于1998年的他,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同样具有Z世代的特点。“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双方是教学相长的合作关系。”钟道传说,比起用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老师和学生应该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的。

基于这种教育理念,钟道传始终坚持,“表扬要当面表扬,有问题要私下解决”。他认为,教师不应该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其他学生,同时也需要维护犯错误学生的自尊心。

钟道传在上地理课。受访者供图

正是因为年龄相仿拥有的共同语言,换位思考的共情能力,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让年轻教师更易走进学生们的生活圈,让师生间的距离感渐渐消散。

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

凡事皆有AB面,年轻让“95后”“00后”老师更易受学生欢迎,但也因为缺乏经验,面临着部分家长的质疑。

受访年轻教师都或多或少感受过,家长言行间透露出的对他们的不信任。“你刚毕业,教我的小孩,教得明白吗?”“你到底是在上课,还是在跟学生开玩笑?”

与资深教师相比,年轻教师一开始更难得到家长的尊重与信赖。“因为你比较年轻,家长年龄又比你大,他们常常会以长辈自居。”宋莎莎说,这是“95后”“00后”教师当下普遍会遇到的困难。

赖林荣也曾因此遭到过家长的质问。“我有个学生,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但到了初中以后,成绩基本都不及格了。家长就来质问我,是不是学校老师的水平不行?”他说,这样的质疑虽然让他感到挫败,但更多的是虚心接纳家长的建议,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为此,赖林荣不仅加入了区里的名师工作室,作为学员观摩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学习研读课程标准,还积极参加区、市举办的授课比赛,以赛促学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他还利用网络名师名课资源,认真揣摩“老师该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

“年轻教师要有这个觉悟。”钟道传完全能理解家长的担心,他选择建立信任的方式,是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工作。“在班级的家长群里,我会定期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学校最近发生的事情……”他说,当家长了解到老师在做的学生工作,信任就一点点积累起来了。慢慢地,钟道传在家长群里听到越来越多肯定的声音。

在仲恺高新区,近1700名Z世代教师把一切交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管理能力,正一步一个脚印赢得家长的信任。

作为仲恺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初三学生的家长,文丽(化名)便是在与班级科任老师的互动中,打消了对年轻老师的顾虑。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她常为学习问题联系老师,基本每次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像赖老师,你有什么孩子的事情跟他沟通,可以感觉到他设身处地考虑得非常周到,能站在学生、家长、学校各个立场分析问题。”文丽说,自从赖林荣建议她家小孩走读,让家长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并且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鼓励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确实有了明显进步。

同样的,仲恺第七学校五年级学生家长耿莉也在平时的家校互动中感受到年轻老师的责任感。

“平时布置的家庭作业,我们家长看完后会反馈到群里。像是英语听写少了一个字母,数学少了一个小数点,我们没发现的问题,老师一下就能指出来。”耿莉说,现在的年轻老师不仅有活力,讨孩子喜欢,也非常细致、有责任心。

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

近几年,随着Z世代走出校园、进入社会,“00后整顿职场”一度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针对初登讲台的新老师,网络上也有不少关于“00后老师花式整治学生”的热梗。有人赞赏新一代职场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有声音认为“整顿职场”是低情商的代名词。

对于“整顿职场”的网络形象,受访的年轻教师倒不那么认可。“我也不太了解那些整顿职场的00后是从哪里来的。”宋莎莎说,她身边也有很多“00后”朋友,但大家其实跟大多数职场人没什么差别。

和一代代初为人师的老师一样,“95后”“00后”教师带着青涩和懵懂,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了从教生涯。

“第一次有人叫我赖老师的时候,我其实不太习惯。”起初,赖林荣还不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突然间的身份转换。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成熟的大人,他会刻意放慢语速与家长沟通,显得有经验、很稳重。

赖林荣和学生们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赖林荣和学生们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同样是为了显得成熟,宋莎莎在从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上,特意挑了一套灰色系的职业套裙。而钟道传虽然也准备了正装,最后还是选择了平时的便装。“越正式越在意,衣着上舒服的话,我心理上也会比较放松。”他说。

对这群年轻老师来说,不论当教师的初衷为何,他们一旦走上三尺讲台,往往不由自主地产生身为人师的使命感。

因为担心误人子弟,宋莎莎最开始一直陷在焦虑的情绪当中。“我能不能尽可能创设一个全英课堂?我如何保证教授的知识没有错误?我怎么做到让课堂有趣不枯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宋莎莎丝毫不敢怠惰。直到她人生中的第一堂公开课受到了肯定,她焦虑的心态才逐步缓解。

在家人建议下报考师范类专业的赖林荣,在接触到自己第一届学生后,也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当时,学校正处于刚建成投用的过渡期,校内设施还不完善,与他所期待的工作环境相差不小。但他无暇顾及这种落差感,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学生带好。

“一个学生后面牵扯的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大家族,他的命运改变了,家庭的命运可能会跟着一起改变。”赖林荣笃定地说,“教育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

虽然Z世代教师不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并不是这群年轻老师的追求。

“这份职业要求的,我一定会认真做好,但确实也没有伟大到能燃烧自己。”在年轻老师们看来,教师终归是一份职业,老师终究只是普通人……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除署名外)

阅读更多>>

从“60后”到“00后”,惠州教师薪火相传共筑教育梦

视频|向老师们致敬!惠阳1.7万多名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广东“薪火计划”启动,惠州5名乡村教师入选

编辑 糜朝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