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降速换挡,“去库存”仍是关键词|2024产业半年报观察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中秋节与国庆节临近,白酒消费旺季也随之到来。酒企、酒商摩拳擦掌。

8月底,A股与H股市场中的21家白酒上市公司均已披露上半年财报。记者统计发现,“茅五洋汾泸”5家龙头酒企半年营收逼近2000亿大关,贡献了行业88%的收入,但是,库存压力却依然笼罩在酒企上空,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中秋被寄予厚望。

酒企在分化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述21家公司合计实现营收2477.27亿元,同比增长13.14%;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34亿元,同比增长13.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4.45亿元,同比增长25.47%。

整体来看,15家酒企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在头部酒企中,大部分依然保持着双位数增长,虽然增速同比放缓,但情况仍好于行业整体。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8%,净利润同比增长15.9%;五粮液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3%,净利润增长11.9%;汾酒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9.65%,净利润同比增长24.27%;泸州老窖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5.8%,净利润同比增长13.2%。

此外,地产酒表现普遍较好。苏皖区域龙头品牌,今世缘、迎驾贡酒、古井贡酒和口子窖,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36%、20.44%、22.07%、8.72%;净利润同比增长20.08%、29.59%、28.54%、11.91%。

在次高端价格带中,酒鬼酒业绩承压,上半年净利下降七成,经销商缩减了473家。

洋河股份和舍得酒业增速放缓,营收和净利润均现不同程度下降。对此,洋河股份和舍得酒业都称是主动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不乏企业业绩遭遇“滑铁卢”,岩石股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35.5%和244.62%,皇台酒业净利润下滑230.75%。

以上数据指向一个现象:行业结构已现极致分化。

此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1-6月,白酒市场主要呈现行业产量下降、销售收入增长、利润总额提升、行业分化明显、消费双理性以及进入存量时代等特征。各项数据反映出,上市白酒企业业绩正加速分化,次高端和大众酒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员肖竹青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目前除了茅台酒之外,各大同档次名酒都有很强替代性,因此当下市场的表现,也是强势白酒品牌之间的博弈,2024年以来,白酒行业市场份额向强者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行业的同质化、“内卷”竞争越来越突出。

酒商仍承压

价格倒挂和库存压力已成为行业高频词。在半年报中,存货金额也受到关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存货(存货明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等16项)金额同比增长10.29%,达1574.70亿元。

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存货金额超百亿,分别为477.68亿元、180.22亿元、169.00亿元、123.54亿元和116.06亿元。

还有不少企业上半年存货大幅增加,水井坊从24.5亿元增长到29.9亿元,同比增加22%。该增幅甚至超过了业绩增速;舍得酒业存货金额同比增长18%;酒鬼酒存货近三年来持续增长,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29.15%。

虽然白酒企业财报中的存货增加并非直接指向产品滞销——白酒的库存分为已包装可销售的成品酒和以基酒为主的半成品酒两类。一般外界所指的库存是指成品酒。基酒增加是为了“老酒战略”,而且足够量的优质年份基酒才能为“高端化战略”保驾护航。但是在“去库存”已成行业基调的背景下,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

存货数据显著增加的同时,经销商预收款(合同负债)却出现下降。对白酒企业来讲,合同负债体现经销商打款积极性,并能够根据该指标大体推测酒企业绩指标。

据梳理,只有7家公司的合同负债同比增长,贵州茅台的合同负债增幅达到36%。有13家公司该数据下滑,金种子酒、酒鬼酒、岩石股份、口子窖、顺鑫农业等同比下滑幅度从30%到70%不等。

市场乐观者认为,合同负债的下降意味着厂商不再压货、不再要求额外预交货款,业绩增量的来源和考核标准有了新通路,渠道活力得到恢复。

不过,不少人指出,存货增加合同负债下降,两者结合意味着流通渠道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酒类流通商华致酒行的半年报中,可以窥见一二。华致酒行上半年净利润微增2.77%,但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接近“腰斩”,公司白酒业务毛利率也跌至个位数,是上市以来最低的毛利率水平。

对此,华致酒行解释称,因市场需求变化,名酒销售占比同比提高,部分名酒毛利有所下降,符合市场整体趋势。另一方面,在消费需求弱复苏的背景下,根据公司制定的年度精品酒营销策略,持续加大了精品酒市场投入,导致精品酒利润贡献率下降。

据了解,华致酒行主要经销茅台、五粮液等名酒,茅台酒和五粮液产品一度为公司贡献了约85%以上的收入,但去年11月以来,茅台酒和五粮液出厂价相继提价,但实际市场价不升反降。今年以来,茅台酒市场价格波动挤压了渠道的利润空间。

上述《中期报告》里也提到,酒企通过顺价稳定市场价格体系,但上下游“夹击”渠道商两头承压,面临着价格倒挂、库存积压的困境。2024年1-6月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60%经销商、终端零售商表示库存增加,超过30%表示面临着现金流压力;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超过50%表示利润空间有所减少。

关系在重构

身处酒业深度调整期,渠道经销商面临打款、高库存压力,受到酒厂压货和市场需求不足的两头夹击。近期,多家头部酒企也密集宣布控货稳价,降低市场投放比例,帮助渠道恢复市场信心和提升利润。行业调整、终端承压之下,构建新型厂商关系,方能突围,实现共赢。

实际上,多个品牌均在积极地进行渠道优化工作,深化厂商关系,减轻市场压力,提振渠道信心,恢复产品价格弹性。

贵州茅台和经销商又进入了“蜜月期”。今年5月,在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召开前,张德芹以茅台一把手身份与经销商碰面。期间,张德芹直言:“经销商是茅台的家人,是茅台成长路上的重要支撑”,他还称茅台将持续尊敬和爱护经销商,共同推动茅台更好发展。

五粮液也十分重视厂商关系建设,半年报中显示,其经销商队伍持续扩容。此前,曾从钦在面向全国经销商讲话中不回避经销商最关心的“盈利问题”,直言“不会让卖五粮液的经销商吃亏”,并给出了“让消费者愿意买和让渠道愿意卖”两大体系的五粮液市场攻略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汾酒和泸州老窖都推出了一系列新厂商关系的探索。头部企业有着风向标作用,重商、扶商,让渠道挺直腰杆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相关内容

30家中仅4家营利双收,乳企新增长点在哪?|2024产业半年报观察

【采写】南方+记者 黄晓韵

【海报】吴颖岚 谭唯

【统筹】赵兵辉 程鹏 马华 姚翀

【策划】陈韩晖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