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观 | “饭圈文化”思与辨④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吴三川

肆意围追堵截、疯狂氪金应援、无理拉踩互撕……近年来,一些畸形的“饭圈文化”愈演愈烈,并有向其他领域蔓延之势,依法予以整治已成社会共识。

作为情感共同体,“饭圈”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真正的粉丝既不会党同伐异、四处“树敌”,也渴望与此类行为迅速切割,对“饭圈那一套”这类叙事的泛滥,更是深感无奈,因而不应一概而论、全盘否定。然而,青少年正处于心智不够成熟、“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加之群体情绪的渲染、资本的推波助澜,容易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

行笔至此,不禁要问:在这个盛产“偶像”的时代,什么样的偶像观才值得推崇?

所谓“偶像”,本质上是一种“理想自我”:将个人愿望投射到对方身上,从而寻找替代性满足。从这个角度说,选择追什么样的星,往往意味着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也是一个不断追寻“看得见的哲理”、建立意义坐标的过程。

独立思考,是理性追星的第一步。置身互联网时代,参与式文化盛行,“偶像”一词也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荧屏明星,也包括行业精英、各路“网红”,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如果对偶像不加选择、盲目跟风,“人设崩塌”是迟早的事。“不花钱就是不爱他”“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如此种种,将“含金量”和“忠诚度”挂钩,就是一个精心设置的话语陷阱,恐怕连偶像本人也难承其重。唯有摆脱这样的偏狭思维,才能避免走入“价值谬误”,不被畸形“饭圈”裹挟其中。

既然去爱,就不妨爱得深沉一些。如果只是停留在感官层面,就难免被各种浅层享受推着走,等到“你方唱罢我登场”,只剩下一地鸡毛。揆诸现实,一些“刷评”“控评”甚嚣尘上,助长了“流量至上”的造星风气,冲击了“作品才是王道”的传统认知,扭曲了部分青少年群体对于成功的理解,着实与追星的初衷背道而驰。再者,如果说“颜值即正义”尚属人之常情,那么“‘三观’跟着五官走”、无原则“护主”,连基本的是非对错都能混淆,甚至演化为网络暴力,这样的“饭圈文化”不仅要坚决抵制,必要时相关部门还应介入处理。

人们常说:“离作品近一些,离人远一些。”一方面,粉丝要有基本的边界感,过度关注偶像的私人生活,无异于情感绑架,也挤压了公共讨论的空间;另一方面,当我们谈及偶像时,所指的不只是某个具体的人,更是某种可敬的人格特质、可贵的精神感召。前段时间的巴黎奥运会,就涌现出许多“名场面”,堪称“大型追星现场”:全红婵和陈芋汐的“神仙对决”,诠释了“互相成就彼此”的魅力;21岁的郑钦文被21岁的刘翔所激励,尽显“追随光、成为光”的力量;潘展乐讲述“框框理论”,“纪录就是用来打破的”实现了具象化……人们为之动容的,不仅是当下的高光时刻,更因他们背后的默默付出,最能触发心灵上的共鸣。这些“最该追的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敬”不是别的东西,它就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向善向上的情感。积极正向的偶像观,不止于单向度的仰望,更是互相支持、共同成长。“饭圈”虽然可以“圈地自萌”,但不应壁垒林立、制造对立。当然,呼吁和引导理性追星,也离不开偶像自身的“人间清醒”。

相关阅读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丨“饭圈文化”思与辨①

“饭圈”生意别吃相太难看丨“饭圈文化”思与辨②

“饭圈”不能圈一切 | “饭圈文化”思与辨③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