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走进潮南区司马浦镇仙港村,在“工改工”项目——汕头市宏隆实业有限公司新落成的厂房里,工人正在熟练地操作植毛机器,牙刷半成品在流水线上传递。经过检测、包装等一系列程序后,这些牙刷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汕头城镇化不断推进,一些低门槛、低成本的工业用地已由“产业温床”沦为“低效用地”,“工改工”势在必行。汕头根据自身发展模式和转型诉求,在“工改工”的规划统筹、治理协同、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
宏隆实业厂房的竣工投产就是生动案例,勾画出“工改工”崭新的画卷。
时针回拨至2022年2月7日,潮南区在宏隆实业现场举行“工改工”项目清拆启动仪式,全面吹响“工改工”冲锋号角。该企业位于司马浦镇仙港村仙星经联社林八渡洋,宗地面积4086.2平方米(约合6.13亩),是汕头市首批实施“工改工”项目的企业之一,也是潮南区首个启动的“工改工”项目。
2022年5月底,项目提交改造方案审查;2022年11月、12月,改造方案相继获得汕头市政府、广东省政府批复;2023年1月,项目申请办理用地的协议出让手续;2023年4月21日,办理国有土地首次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项目在不断稳步推进。
“今年3月底,项目通过验收后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年税收200万元。”司马浦镇党委委员郑彦柱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从6200平方米提升至17256.29平方米,用地容积率由原本的1.5提升到4.22。通过各项手续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他对“工改工”政策和申报程序的了解深度,为更好推进“工改工”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经验。
看到新落成的厂房,宏隆实业总经理林耿明喜上眉梢。他说,宏隆实业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品牌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口腔用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工改工”让企业不用易地搬迁就能在“家门口”升级。
“创新”是林耿明在接受采访中提及较多的词汇。作为一家研发型的企业,宏隆实业在他的掌舵下,前后曾获得近百项国家创新技术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推进工业技改,离不开新的物理空间支撑。有了新厂房,我们研发不孤单,可以在更大空间里‘施展拳脚’。”
过去低矮的老旧厂房不见了,一栋栋高标准厂房拔地而起,这样的蝶变,是敢于啃硬骨头的表现,也是这场“空间革命”的生动体现——不仅有力支撑了产业焕新,更成功在低效用地再开发上蹚出了新路,为全区乃至全市做出有益探索。
【采写/摄影/视频】南方+记者 张伟炜
相关阅读
潮南珠宝黄金产业方兴未艾,产业园建设正酣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②
“布”同凡响!潮南以“智”加速领跑制造升级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③
从0到1,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给潮南带来什么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④
发力“工改工”,潮南两英如何做好先行示范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⑤
“世界鹅王”北上!澄海狮头鹅产业开启燎原之势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⑥
“1+2+N”,陈店内衣文化创意街区商圈如何造?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⑦
小牙刷撑起大产业!潮南这个专业镇有了“新”密码 | 县域经济一线观⑧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