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潮南”如何从“小众”到“出圈”?|问策乡村旅游①

南方+

在汕头市的潮南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其成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点区。今年5月,借助县域旅游的东风,潮南区文旅局以特色乡村、民俗文化、侨乡风情等核心元素为主题,策划推出6条各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并接连召开宣传推广会,邀请行业人士参观交流,种种举措展现出潮南区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乡村旅游已然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潮南区的乡村旅游有其独特的宁静与美丽,有些乡村在专业团队的运营下已经“活起来”,但如何让乡村旅游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仍有待探索。专家指出,在旅游市场日益下沉的今天,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专业化的运营,是县域在乡村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有温度更需热度

走进陇田镇东仙社区东里古寨,12座三进三落厝和9座“下山虎”庭院深深。环寨墙的平房建筑中共有房屋416间,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2015年,广东省公布了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汕头市共有14处地点入选,其中便包括东里寨。

东里寨由12座“三进三落”厝和9座“下山虎”庭院组成,从外观看就像一座小城池。南方+张伟炜 摄

东里寨由12座“三进三落”厝和9座“下山虎”庭院组成,从外观看就像一座小城池。南方+张伟炜 摄

这座古寨始建于清乾隆初年,至今已有258年的历史。近年来,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东仙社区积极筹措资金,总金额达数千万元。借着这笔资金,东里古寨得以全面修缮、改造和升级。同时,古寨周边的社区环境也进行了绿化美化,包括道路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以及桥梁、健身公园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数十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采访当天,记者踏入东里寨的正寨门,映入眼帘的除了一个宽敞的大埕和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郑氏祠堂,还有一队忙碌的施工人员。东仙社区党委委员郑楚二解释,2021年东仙社区荣获“红色侨乡”称号,获得了一笔资金。眼下正是用这笔资金修缮古寨前屋和郑氏祖祠。

东里寨出入口。 南方+ 辛均庆 拍摄

东里寨出入口。 南方+ 辛均庆 拍摄

“古寨经历两百多年屹立不倒,但是随着村民的离去,建筑在短短二十年内迅速风化。”他强调,古寨的活化需要人气来支撑。

事实上,由于环境整治、社区改造等工程的进行,目前的东里古寨已吸引了不少人气。据郑楚二介绍,每当夜晚降临,东里古寨寨墙的暖光灯带便会亮起。寨前广场上人来人往,不仅有居民游客休闲散步,也有不少流动商贩摆摊卖小吃。

新增的人气让郑楚二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对于东里寨的未来,他希望将东里古寨打造成一个景区,鼓励原住民回乡创业。同时,引进外来商户,以激活古寨的经济,提升其人气,使之真正焕发新生。

专业运营的缺失也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障碍之一。其实,为了激发古寨的活力,东仙社区曾成立一家公司用来引进社会资本合作,郑楚二便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但由于缺乏经验,加上人员本职工作抽不开身,古寨活化之路走得并不顺利。“接下来,我们也在摸索,引进专业化运营人才,对古村落进行活化。”

专业的运营能够为乡村旅游带来高效、规范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主题活动,向游客展示乡村的特色和魅力,从而让乡村真正“活”起来。

成田镇上盐村也在探索着相似的路径。上盐村是“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故里。近年来该村依托名人效应,以电影为主题,围绕老寨片区打造了电影文化旅游村。无论是老寨外墙上引人注目的郑正秋主题巨幅壁画,还是村内绘制的胶片图案和郑正秋语录,无处不在的电影元素都体现了上盐村独特的电影文化魅力。

上盐村保留了大批潮汕传统民居建筑。  南方+ 辛均庆 拍摄

上盐村保留了大批潮汕传统民居建筑。  南方+ 辛均庆 拍摄

去年末,上盐村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电影文化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广大群众感知到了浓厚的电影名人文化,也让原本宁静的乡村焕发出烟火气。“那时可热闹了!我的生意也因此都好了很多。”开小卖部的村民郑大妈表示,希望能经常举办类似的活动。

探路

东华村走出“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新路子

乡村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注入新鲜内容,而内容的支撑来自当地产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陇田镇东华村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

东华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以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证书挂满了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面墙。

而在另一面墙上,挂着东华村独具特色的手抄工作月报,其中关于旅游建设的内容超过一半。

据东华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翁木宏介绍,东华村很早便将文旅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近年来,东华村致力于构建“农旅文”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合作,东华村成立了汕头市耕梦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土地流转,盘活闲置资源。由此,东华村成功地实现了农业、旅游业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5月18日我们组织了3场活动,光是一天就有七八百名游客到访。”方燕丽是东华村的村民,也是耕梦家园的员工兼导游。她告诉记者,东华村游客以团队旅游为主,学生研学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文旅项目。在妇女节、青年节等节假日,会有很多的团队前来旅游。

当然,东华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翁木宏坦言,目前东华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趋近成熟,有相对稳定的客源,但是收入并未有太大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性价比,东华村也不得不降低旅游项目价格,压缩利润空间。

不过,东华村也在对文旅产业进行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如今,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正在转变,从简单的旅游升级为度假,更愿意为体验感买单。

东华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文旅产业项目的提升方案中,大量内容聚焦在加强游客互动与体验。这些内容包括传统的潮风水韵游灯会体验游、大鼎戈饭体验游和潮汕周庄乡里探秘游等文化旅游体验线路,旨在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人与自然的互动互生关系。

在此前,东华村就凭借相对新奇独特的“葡萄丰收节”和“葡萄音乐节”等活动获得大量好评。

“发展乡村文旅,最核心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和社区参与度。”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农村职业经理人章建华在总结东华村成功经验时,多次提到了“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

他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是先天条件,难以改变。且大多数乡村资源基础相似,山峰、农田、森林等非垄断性资源并不具有绝对竞争力。因此,发展的关键在于人。通过提供培训、增加就业机会、确保利益共享等方式,让社区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做好潮南全域规划打造旅游全产业链体系

今年5月,潮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邀请了汕头市旅游协会和多家旅行社代表到潮南参观交流,并举办交流会以推广潮南的旅游线路。

汕头市旅游协会秘书长陈国柱是此次参观潮南的专家之一。在实地考察了潮南区的多个乡村后,他对潮南区的乡村旅游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陈国柱表示,潮南区的乡村旅游线路已具有一定特色,从最初的红色旅游到逐渐融入更多文旅元素,如乡村风光、非遗文化、美食和潮汕建筑等,丰富了区域旅游产品,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出游选择。

然而,他也指出,尽管已有一些特色,但总体上,潮南区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基础设施和日常配套虽有改善,但要进入市场化运作,还需引入真正的商业模式和运营团队。相关部门需要敢于创新和尝试,真正引入市场化、景区化、专业化的运作方式。

东溪村万里碧道溪水环绕,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南方+ 谢嘉龙 拍摄

东溪村万里碧道溪水环绕,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南方+ 谢嘉龙 拍摄

同时,要全面做好全域规划,让游客在甲村看景、乙村吃饭、丙村购物、丁村入住等,避免千村一面的现象,让食、住、行、游、购、娱等元素融入到大区域的规划中,形成半闭环模式。

“在客家地区,没有一个客家土楼是可以独立成为景区的,一定是从整体片区打造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才可以有经济效益。”陈国柱以客家土楼作为参考,分析东里古寨的出路。

他认为,东里古寨虽有历史和特色,但由于周围片区缺乏良好的旅游氛围,其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因此,他建议改变项目经营,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沉浸式体验项目来提升游客的参与感,让游客在白天、晚上都能深度游玩,并且游玩区域不局限于东里古寨,还可以向周边村子扩展,逐步提高效益。

“目前来汕旅游的主要群体包括自由行年轻人和家庭,以及有组织的旅游团队中老年人。”陈国柱指出,年轻群体虽有消费潜力,但目前消费水平尚不高。而旅游团队因行程安排,单点停留时间有限,这限制了游客的体验和消费。

陈国柱认为,无论是乡村文旅还是整个汕头的文旅,都应打造“汕头值得再来”的感觉。这次是美食,下次是美景,再下次是非遗民俗,要让游客每次来汕头都有新的体验。通过叠加不同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吸引力,提高游客复购频率,从而真正将“人气”转化为“财气”。

边走边评

电影艺术村能否“搭档出圈”?

在潮南区探访乡村文旅的过程中,成田镇上盐村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横跨老寨墙的巨幅主题壁画以及精细到地面石砖都刻绘有胶片图案的细节等,无处不在的电影元素让初次到来的游客都能感到惊喜。

这不禁让记者联想到潮阳区铜盂镇集星村,不难发现这两个电影艺术村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中国第一代电影人的故乡,同样围绕电影主题打造乡村文旅,而且在景观塑造上,也有巨幅壁画、名人故居等景点。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上盐村还是集星村,在当地的高度重视与倾力打造下,都定制了一幕幕影视田园场景,知名度不断提升。但客观来说,它们还远未能达到兴旺的程度。

据当地规划来看,无论是上盐村还是集星村,都在以各自的名人故居为中心,规划升级改造周边闲置传统民居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名人主题广场以及小剧场。上盐村从2016年以来就在积极推进郑正秋纪念馆建设,通过史实资料宣传,将郑正秋的生平及成就作全方位展示。而集星村以“蔡楚生故居”为中心,建设中国近现代影视艺术家展馆,配套建设《世界电影史》寄语廊、蔡楚生故居博物馆等,逐步培育集研学教育、农事体验、田园观光、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

然而,环境整洁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并不足以吸引游客自发前来,还需要加强宣传,通过旅游推广和短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在汕头市旅游协会秘书长陈国柱看来,电影艺术村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人物塑造性不强,文化感不够强烈。陈国柱建议,无论是上盐村还是集星村,都要从文化层面去推动宣传,让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在公众心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要能够积极寻找到更多贴合电影主题的活动,能融入当代导游、明星等为其代言,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才能更好推动整个电影村实质性提升。

“从地理位置上看,集星村和上盐村相隔近20公里,两村联动从常规旅游线路设计基本不太科学,也缺乏市场支持。不过,可以从主题入手,如电影研学之旅、小小电影人夏(冬)令营、汕头电影绿道打造竞走类体育项目、电影旅拍、短视频创造、电影文旅巴士等,用主题性活动试点性推动,然后再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合适的方式做优化与延升。”陈国柱说。

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农村职业经理人章建华指出,乡村文化资源需要更深入的挖掘与宣传,并且要紧跟时代潮流,将过去的历史文化以现代新潮的方式去诠释,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很多电影村一直循环播放几部老电影,这其实有些单一。即使电影内容无法更改,也应该尝试用更多先进技术与形式,增加游客的新奇感与体验感,加深游客对名人的了解。”

南方+记者 谢嘉龙 张伟炜

相关链接

打造全域旅游概念镇的“莲华探索”为何出众?|问策乡村旅游②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0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