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赋能东莞第二所公办未来学校,在滨海森林遇见未来教育

教育莞家
+订阅

随着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的深入推进,每一年都有一批新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根据规划,2024年东莞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3万个,这其中就包括备受瞩目的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下称“滨海未来”)。

5月14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一行到滨海湾新区调研,并为东莞办好未来教育建言献策!(点击查看>>)作为东莞第二所公办未来学校、滨海湾新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今年9月开学的滨海未来筹建进展如何?学校空间规划、教学理念以及课程设计会有哪些亮点,又将呈现怎样的公众期待?

在滨海森林遇见未来教育,南方+将一一为大家揭晓。

滨海未来鸟瞰图

滨海未来鸟瞰图

“取经问道”打好空间赋能牌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全市各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连续排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让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投资12个亿,共规划96个教学班,小学初中各48个班,滨海未来高规格、高质量办学背后,正是东莞“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目标,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加快推进教育全面增效升级”的积极诠释。

办一所传承美好、点燃梦想、照亮未来的学校,三个关键词背后,是教育的温度,是对个性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成长的无限期待和想象。

滨海未来校门

滨海未来校门

“在筹办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突破校园边界,构建开放多元的育人生态。”滨海未来创校团队透露,希望学校能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无边界学习中心。

为此,创校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从源头做好学校规划文章。不仅与东莞市内学校交流,还先后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等地名校名家取经问道,力求以充满生命力的空间来深度赋能教育,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创校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从源头做好学校规划文章

创校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从源头做好学校规划文章

比如,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程红兵与滨海未来分享学校环境设计的三大述求:一是功能诉求,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开展;二是审美诉求,应尽可能把自然拉到学生身边,通过学校环境和建筑表达审美;三是哲学诉求,用建筑的语言本身说话,达到环境育人。

突破空间局限,让教育无限可能,结合办学与育人理念、经过多方论证,滨海未来形成清晰的空间美学主张——

以“滨海森林”为设计理念,以“垂直群落”为设计主题,自然美景与现代人文完美交融,森林奇境、公共庭院、林间木屋……多场景、多组团、开放共享的滨海未来校园,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建筑与环境互动,学生在自然、自由、自主的怀抱中学习、生活、成长。

以“滨海森林”为设计理念,学生在校园拥抱自然,自由、自主学习生活成长

以“滨海森林”为设计理念,学生在校园拥抱自然,自由、自主学习生活成长

兼顾个性与合作的未来校园

师生是校园的主体,校园空间规划与师生学习行为及课程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无边界学习以及课程高质量实施的需求。

在滨海森林遇见未来教育,“未来”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更包含了“理想教育”与“未来追求”的育人目标。

充分利用空间布局,设计花园式学生活动区域

充分利用空间布局,设计花园式学生活动区域

具体来看,在滨海未来空间构建以及布局中,传承生长、无限可能、未来样态贯穿始终。学校在校内打造功能复合的校内学习空间,建设50+创新型实验室,布局未来学习中心、未来创新中心、未来艺术中心、未来体能中心、情感体验中心、社会财经中心等8大学习空间。

聚焦关键领域,围绕校园“六大书院课程”培养体系,通过多场景营造“六+N+N”环境体系,在环境中基于课程内容,进行主题式构建;N处学科主题区+N个开放书房(面向班级年级),则支持学生实现基于书院类别下的自主学习,将整体环境与班级年级文化等契合,形成一脉相承的空间文化表达。

在开放空间中设计不同主题小模块,支持个性化学习和交流

在开放空间中设计不同主题小模块,支持个性化学习和交流

兼顾个性与合作,通过“项目式学习-合作探究组团”“个性化学习-个性发展组团”空间,满足学生多元学习与合作的需求。

其中,“项目式学习-合作探究组团”以书院空间、学科主题、综合空间、年级班级空间四个主题大类来进行规划打造,通过书院形象区、阅读中心、户外学习区、食育中心、学科教室等建设,促进学生就地交流和互动;“个性化学习-个性发展组团”适用于单人或2-4人小组团,在大开放空间中搭配小学习空间,通过单人创意空间、角落空间、云上学习空间设计,兼具师生更深入交流和共创需求,实现个人定制化学习。

“探索未来教育就是以开放的办学理念,不断吸收、整合、运用新的理念、机制、资源,拓宽学习边界,积极探索传统学校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滨海未来启航仪式上,学校校长朱忠明如是分享对未来教育的理解。

不断拓宽学习边界,学校的空间是最高级的教育表达,这里是学生成长的“梦工场”,也是学校实施未来教育的“动力源”。

滨海未来报告厅

滨海未来报告厅

在滨海森林里,小学部设计有创意乐高工坊、魔幻小厨美食坊,初中部设计有植物组培、智能制造、芯片工程、海洋资源等实验室,这里还有链接全球化教育资源的智能互联虚拟学习空间。在滨海未来,“一年级一探究,一人一项目”的教育创意和心意如何达成?下期南方+为你揭秘,敬请关注。

【统筹】王慧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学校供图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