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智高端办好未来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为东莞建言献策

教育莞家
+订阅

00:47

借智高端办好未来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为东莞建言献策

5月14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一行莅莞,就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及未来教育开展调研。

近年来,东莞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互动频频。2023年2月,东莞市教育局组建调研组赴北京,前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交流拜访。此次,双方再次在东莞相聚,畅谈东莞未来教育发展新格局,把脉东莞未来教育与教育数字化变革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市教育局副局长杜润江,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绍强,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校长万飞,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校长朱忠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参观滨海湾新区展示中心,深入了解滨海湾新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蓝图

调研组参观滨海湾新区展示中心,深入了解滨海湾新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蓝图

调研组在滨海湾未来学校实地走访,了解学校建设进度与整体规划

调研组在滨海湾未来学校实地走访,了解学校建设进度与整体规划

资源+支持

国家教育智库助力东莞教育探索实践

借智高端办好未来教育,李永智就未来学校建设前景发表主旨讲话。从“滨海湾未来学校的建设目标是什么?”“未来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教育改革要学什么?”三个问题出发,对滨海湾未来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组与市教育局、滨海湾新区有关领导齐聚一堂交谈座谈,共同探讨科学教育实验区发展,并为未来教育创新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调研组与市教育局、滨海湾新区有关领导齐聚一堂交谈座谈,共同探讨科学教育实验区发展,并为未来教育创新碰撞思想、凝聚共识

李永智直言,东莞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多年,从共建未来学校开始,就对东莞未来教育充满期待,经过实地考察和交流,被东莞未来教育、被这所全新的未来学校“种草”!

在他看来,未来学校不是“乌托邦式”的教育,既要满足现有教育的要求,又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能力。首先,学校要从东莞和滨海湾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待层面考虑,明确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

其次,学校要思考,国家和社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简单地将未来教育理解为“科技化”“技术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人文情怀、品质素养以及与人工智能协作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到学生成长的过程。

再次,人工智能将给社会各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变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要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未来学校应当积极探索扬长教育、留白教育,打破教育边界,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趣味学习、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未来学校可以在新课标大纲下融入创新理念,优先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引导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等实践创新,运用数字技术丰富教学场景、深化教学效果。

“我非常期待将教育新模式的理想蓝图在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的开办实践中变为现实。”李永智表示,接下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将持续关注东莞未来教育的发展,以专业资源支持东莞数字教育的探索实践。

科学+数字

两大抓手推动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叶淦奎就东莞教育发展情况及推进科学教育、数字教育有关情况进行汇报。他表示,一直以来,东莞市认真贯彻教育强国战略,在扎实推进公办学位扩容、大力锻造“莞邑良师”队伍、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推动教育创优争先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索。

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

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

“去年3月,东莞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科学教育‘20条’,构建起东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四梁八柱’。”叶淦奎表示,科学教育作为东莞教育的重要部分,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同时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

今年2月,东莞市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为此,叶淦奎指出,东莞市将通过课程改革深化、师资力量提升、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科学素养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协同发展“六大行动”措施,聚焦科学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提升、科学活动“三个135工程”,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在青少年学生心中播下科技创新的种子,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叶淦奎表示,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教育,东莞将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数字教育战略,从信息化迈向数字化;打造“基座+生态”,构建区域数字教育大平台;携手科技龙头企业,打造智慧教育全球样板点;提供平台基础能力,整体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黄金内湾,教育先行。东莞滨海湾新区作为东莞城市副中心,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标准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力争打造成为东莞基础教育开放高地、创新标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

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

“滨海湾将以办好未来学校为起点,以‘办品质学校、办一所优一所’为目标,聚焦空间、人才、资金、创新的教育发展四大要素,高标准开展教育发展规划建设。”孙海波在座谈会上表示,以空间规划筑牢教育发展的“根基”,以教育人才塑造教育发展的“内核”,以资金保障增强教育发展的“支撑”,以改革创新激发教育发展的“动能”,滨海湾新区积极探索打造集科学教育、未来教育、数字教育、教育评价、产教融合于一体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全力打造区域品质教育新样板。

规划+展望

科技数智赋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会上,万飞和朱忠明就松山湖未来学校和滨海湾未来学校的办学思考及规划展望进行了分享。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校长万飞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校长万飞

“松山湖未来学校秉持着创新立校、数智育人的理念,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和教育管理,重点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培养具备复杂性思维和多元化能力的创新人才。”会上,万飞从打破学习边界、课程重构、评价系统创新以及与高校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开办一年多以来的建设情况。

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校长朱忠明

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校长朱忠明

作为东莞重磅打造的第二所公办未来学校、滨海湾新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东莞滨海湾未来学校的开办对于新区教育发展起着推动性作用。会上,朱忠明分享了学校的办学思考及规划展望。

他表示,学校将以开放办学为导向,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师生评价、学习空间、科技赋能、组织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主要抓手,努力把滨海未来建设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的无边界学习中心,“让滨海未来的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领者,使滨海未来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统筹】王慧

【撰文】黎晗 李玲 黄婷 吴碧彤

【图片/视频】李玲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