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方电网储能公司了解到,11月28日,“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水蓄能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全面投产。至此,总规模240万千瓦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成为我国消纳清洁能源能力同规模电站最强、机组国产化程度最高、市场化运营容量最大的抽蓄电站,有力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安装4台30万千瓦机组,加上2022年投产的一期工程4台30万千瓦机组,电站8台机组总规模达到240万千瓦,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72亿千瓦时,相当于328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电站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共用上下水库,不仅充分利用了总库容超9200万立方米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电站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位居国内同规模抽蓄之首,还大幅缩短了工程周期,成为核准、开工、投产均在‘十四五’期间完成的抽蓄电站。”南网储能公司梅蓄二期项目部总经理朱金华介绍。
抽水蓄能机组由主机设备和控制系统构成,分别相当于人的“身体”和“大脑”。作为我国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的依托工程,梅蓄电站二期工程不仅规模化应用国产首台(套)抽水蓄能成套开关设备,还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完全技术自主可控。“我们在电站多台机组使用国产成套开关设备,补齐了我国抽蓄主机设备领域的全国产化,并首次在8号机组安装115类我国自主生产的关键技术元器件,应用500余块国产控制芯片,实现整机100%的芯片级国产化。”南网储能公司一级领军技术专家陈泓宇说。

与常规抽水蓄能电站不同,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全部抽水和发电电量均在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参与交易,是我国抽水蓄能运营市场化改革的示范性电站。2024年10月,电站一期工程4台机组经功能改造后,以“报量报价”方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全部电量,被动响应需求的“计划电”变成主动参与竞争的“市场电”,开启了我国抽蓄电站市场化运营的新路径。
基于电站一期工程入市交易的成熟经验,二期工程采取“投产即入市”的建设模式,投产当日起便在电力市场买电抽水、放水卖电,推动梅蓄电站成为我国电力市场中运营容量最大的抽蓄电站。“梅蓄电站已累计交易市场化电量近20亿千瓦时,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发挥抽水蓄能机组系统调节价值,市场响应次数明显增加。我们将积极推动广东更多抽蓄电站有序入市,为新能源的市场化消纳提供有力保障。”南网储能公司运行公司电力市场工作小组组长朱海锋表示。
当前,广东6座在运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1088万千瓦,成为我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经济大省。同时,总规模740万千瓦的6个在建抽水蓄能工程正加快建设。站点科学化布局、装备高端化升级、运营市场化改革将持续推动广东抽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南方+记者 刘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