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水下考古更有趣!《宝船出水》带孩子轻松读懂“南海I号”

南方+

还在发愁怎么向孩子讲述水下考古的故事吗?那些沉睡海底的秘密,如今有了一本轻松易懂的“入门指南”。

11月23日,一本专门讲给孩子们听的中国水下考古科普读物《宝船出水》正式发布,用故事带孩子轻松潜入海底,走进中国水下考古的世界,亲历“南海I号”的考古传奇。

   通讯员 陈步上 供图

该书由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又名“南海I号”博物馆)编著,最大的特点是告别难懂的理论,把庞大的水下考古知识,“切”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

“我们想把‘南海I号’的故事讲得更轻快、更有趣。”该书主编、馆内工作人员赵峰介绍,书中许多故事都源自真实的水下考古经历,由亲历者参与编写,既真实又动人。

   通讯员 陈步上 供图

本书涵盖了中国多个重要水下考古案例,其中“南海I号”是主角之一。赵峰解释,从1987年发现至今,“南海I号”近四十年的发掘历程,正是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缩影,“它是‘中国水下考古第一项目’,再合适不过。”

谈及编撰该书的背景,该馆馆长冯兆发介绍,去年以来,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海丝文化,博物馆组织骨干走进中小学和高校课堂,开展海丝文化宣讲。然而课堂的传播范围有限,如何让更多孩子随时随地接触这些精彩内容?同时,他们发现市场上缺乏面向孩子的中国水下考古读物。

   通讯员 陈步上 供图

《宝船出水》由此诞生。书中不仅有活泼的插图,还收录了不少真实趣事。比如考古队员们在勘探“南海I号”期间,曾以“一顿肯德基”为赌注,互相激励寻找沉船,“正是这种乐观与坚持,推动着中国水下考古人不断向前。”

如今,这本承载着知识与精神的读物面世,它不仅是市场上一本难得的儿童水下考古科普书,也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为中国水下考古注入新的活力。

撰文:陈步上 巫雅柠 雷怡婷

编辑 魏楠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