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破痛油”第三代传人:打造国际化厂房,让中医药从澳门走向世界
“中医药一直以来给人感觉是很难标准化、很难做得大,我们建这个GMP标准的新厂房,希望可以证明‘澳门制造’也可以做到国际标准。”近日,在接受South采访时,“张权破痛油”第三代传人、技术主管张乐祈介绍了这款药油从传统制作到规模化生产,从澳门走向国际市场的故事。
张权破痛油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张乐祈介绍,他的爷爷张权中医师当时在船上工作,看到许多船员和渔民受伤,便希望研发出一种能快速处理他们伤口的药油。张乐祈说,“经过多年的研究,爷爷就研发出了这款药油,并命名为‘破痛油’,寓意是‘破除痛楚’。”

张乐祈介绍,张权破痛油主要用于处理伤口、止血、烫伤,同时对跌打损伤、撞淤、风湿关节痛也有良好效果。其独特之处在于涂抹伤口不会产生刺激感,并能促进愈合。
历经七十多年的用心研发和经营,这款居家旅行必备的药油已经成为一张“澳门名片”,并获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继续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坚持“品质至上”,保证百分百“澳门制造”
20世纪50年代,张权在澳门下环小市街的仁安堂中药房研发出“破痛油”,到了70年代,张权破痛油正式在香港市场落户。澳门回归祖国后,随着政府对中成药管理日益规范,张乐祈的父亲张建能辞去公务员职务接手家族业务,将传统家庭作坊升级为工厂生产模式。
作为第三代传人,张乐祈从小耳濡目染,常常在爷爷的医馆帮忙。在他眼里,爷爷是一位对中医药有热情又十分关心患者的医师,一直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

当传承的接力棒交到张乐祈手中,他常常思考如何将这个“业”守住,如何做得更好?张乐祈分享了这十几年的经验,“我知道产品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原材料的质量、中间生产的安全性,还有市场的推动和国际化的标准等。”
“最重要的是,守住爷爷的遗训‘质量至上’。”张乐祈认为,只要做好产品,保证品质,就一定会有人买。一直以来,张权破痛油都保持着百分百“澳门制造”,用真材实料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
除了保证产品质量,张乐祈还推动了国际化标准药厂的建设。2023年,张权破痛油完成了GMP标准厂房的建设,厂房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年产能也大幅增加。
“我们怎样可以确保扩大了规模,用了不同的设备,仍然可以保持产品质量?”张乐祈介绍,为了保证品质,相关工作人员做了很多疗效的检验和质量的管控,确保“品质如一”。

获得GPM认证,让澳门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
2022年,张权破痛油成为首个获批内地上市的澳门中成药,这一突破让团队感受十分激动。在张乐祈看来,这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市场”,而张权破痛油只是一个“新手”。为了更好地进入内地市场,张乐祈和团队做了很多市场调研和准备。
对于内地市场,张乐祈充满期待:“我一直都希望,张权破痛油可以走入每一个华人家庭,当出现相关痛症时,消费者能想到张权破痛油也是其中一个选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度不断提高,张乐祈希望利用区位优势,让澳门的中医药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2025年,张权破痛油中药厂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监督管理局审查,正式获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也是澳门第三间获得GMP认证的中药厂。

“GMP认证是一个‘国际入场证’,下一步,我们想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张乐祈介绍,获得认证后,产品的市场准入范围从原本的两个东南亚国家扩展至十二个。
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张权破痛油特别注重品牌故事的传播。张乐祈举例,在新加坡市场,他们发现当地消费者对品牌的三代传承故事接受度很高,因此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上更加突出这一历史和文化元素。
目前,张权破痛油已进入莫桑比克等葡语国家市场,并计划进一步开拓巴西等更多国家和地区。谈到未来的目标,张乐祈说:“我们想让更多人知道,澳门也有一个中医药国际化、规模化的标准,一个好的品牌。”
图文:South记者 吴采倩
视频:South记者 邓颖恒
设计:赖美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