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拍客实探“工程机械之王”生产车间,时长共40秒)
南方+拍客实探“工程机械之王”生产车间
11月18日,在深达50多米的芳白城际(芳村—白云机场北)施工现场,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研制的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顺利始发,标志着这一新技术首次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实践运用。“变径一号”就像地下“变形金刚”,直径可以伸缩调整,既能挖隧道又能挖站台。
南方+拍客带你实地探访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盾构机生产车间,揭秘这座地下“变形金刚”的制造工厂。
烧焊——火力全开

火花在焊工面罩上撞出细碎光斑。据焊工介绍,“这缝得像钢板自己长出来的,不然地下压强能把它撕开。”

盾构机,这个由10万个精密部件组成的“大块头”号称“工程机械之王”。它犹如一条钢铁穿山甲在山间、水底钻出一条条隧道。
吊装——钢铁手臂

巨型吊臂缓缓转动,数吨重的刀盘悬在空中,像只精准的钢铁手臂,稳稳落进机身凹槽。

组装——聚力攻坚

工人蹲身对准螺栓,扳手“咔咔”咬合,螺栓孔一点点对齐,像钥匙找到锁眼。

检测——“硬核”守护

刀盘转动的轰鸣里,声波检测仪的屏幕跳着绿色。合金齿啃咬着模拟岩层,传感器实时传回振动频率。

涂装——一抹亮色映匠心

喷枪扫过机身,蓝漆如流水漫过钢铁,“中国制造”四个红字在漆面上慢慢显形。有了崭新的外壳 “这颜色,钻到地下也亮眼。”

拆卸——蛟龙上岗

车间里,刚组装完的盾构机被拆解成几十块。巨型吊臂穿梭,将刀盘、盾体逐一吊上平板车。

下井——启动新征程

海珠湾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工人起吊“开路先锋号”盾构机核心部件——刀盘下井,启动新征程。

上井——这条路,我们贯通了

随着井口腾起一阵灰雾,最先冒出来的是刀盘,裹着半尺厚的泥,钢缆咯吱作响,盾构机“铁牛”的脊背一点点拱出地面,满身泥浆顺着钢板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泥洼。 这条路,贯通了!

拍摄:南方+拍客 王美燕
整理:段奇 王良珏 张迪 李永智
校对:吴荆子
审核:李细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