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在今晚(11月21日晚)落下帷幕。被誉为大湾区版“大鱼海棠”的“飞天神鳌”令人记忆犹新,凌空飞舞的风采惊艳全场。

“飞天神鳌”凌空飞舞的风采惊艳十五运会开幕式。
这只“顶流神兽”正在202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华丽返场”。而它的“真身”,却藏在广州番禺区的沙涌村里。据说,它在这片南国水乡里,已经“生活”超过600年了。

在广琚江公祠重修落成仪式上的沙涌鳌鱼舞表演。
龙头鱼身的鳌鱼,相传是“鲤跃龙门”化身而成,兼具龙的威严与鱼的灵动。自古以来,它就是广府人家“看家护宅”的保护神。常言道:“神龙见首不见尾”,鳌鱼却总爱翘起高高的尾巴,藏身在建筑的瓦脊、房梁、斗拱之间。

沙涌村里随处可见鳌鱼的身影。
沙涌村里鳌鱼绝活可多了,能文能武,还会“打功夫”!以南拳作为基础编排的鳌鱼舞,是当地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也是沙涌鱼灯会民间艺术巡游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沙涌村里鳌鱼“能文能武”。
鳌鱼舞的背后,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一位书生路遇妖怪,被一雌一雄鳌鱼出手相救,书生获救后高中状元,并为鳌鱼簪花挂红、点化成仙,报答鳌鱼救命之恩,也从此留下“独占鳌头”的佳话。

鳌鱼舞的背后流传着“独占鳌头”的美丽传说。
鳌鱼舞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江绍成介绍,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鳌鱼舞都是村里这一重要民俗活动的“C位”,祈求家庭幸福、丁财两旺。

沙涌关帝诞。
“神兽”火上天离不开手艺人的“点睛之笔”。传统鳌鱼道具长约四尺,以竹篾为骨,外糊砂纸,再经匠人手工彩绘而成。从开篾、造型、糊纸到上色、装饰,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随着时代的变迁,鳌鱼身上也幻化出越来越丰富的色彩。本届全运会邀请鳌鱼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幸泽良担任开幕式非遗类特聘顾问。在十五运会开幕式美术总设计尚天宝设计下,“飞天神鳌”用碳纤维材料替代传统竹篾,128块可独立控制的鳞片嵌入传感器,外形保留龙头鱼身同时,增加凤尾鲤鱼的大尾巴并加大鱼鳍,让它在游弋过程中更显飘逸灵动。

“飞天神鳌”凌空飞舞的风采惊艳十五运会开幕式。
如今,鳌鱼舞向国际舞台的“龙门”跃跃欲试,也频频“游”进学校课堂。据介绍,沙涌鳌鱼舞在村及周边中小学、幼儿园开设鳌鱼舞兴趣课程,组建青少年表演团队,为鳌鱼舞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后继人才。
当“飞天神鳌”划破全运会开幕式的夜空时,人们真切感受到:那颗“鲤跃龙门”的雄心依旧在大湾区人身上跳动。那段流传600年的古老寓言,正在新时代舞出新姿彩。
脚本/编导:南方+记者 杨逸
出镜:南方+记者 王涵琦
拍摄:南方+记者 仇敏业 杨逸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统筹:李培 毕嘉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