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广州越秀为什么获赞?

广州教育头条
+订阅

近日,广东对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0个集体和100名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成为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之一。

越秀区教育局为什么能成为越秀区唯一入选单位、广州市上榜的唯一教育行政部门?

全国首创港澳子弟班

“我不断探索和了解中国航天航空知识,被华侨们的爱国之心深深打动。”广州市培正中学港澳班学生黄伟燨说。

今年4月,他和另外5名来自培正中学的港澳学生参与了第八届“同根同源同心”穗港澳台青少年学习营“感知侨乡•同心笃行”国情教育实践活动,与其他在广州就读的港澳台学生齐聚一堂,一起前往侨乡江门开启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

广州市第三中学接待香港高中生“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考察团组。 受访者 供图

广州市第三中学接待香港高中生“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考察团组。 受访者 供图

在这次旅途中,黄伟燨跟恩平市冯如纪念中学的学生交流,和他们畅谈未来、增进感情,“我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了解了许多新故事”。

开设港澳子弟班,正是越秀区教育局在湾区教育融合方面先行先试结出的“果实”。

2019年5月起,越秀区两所区属百年名校——广州市培正中学和越秀区朝天小学在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开设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收在广州创业或工作的港澳人士的适龄子女。

该班级采取“独立编班+融合组班”的形式,目的在于帮助港澳学生尽快适应、融入内地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

“我们以办好全国首创、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为切入点,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越秀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港澳子弟班开设以来,广州市培正中学和越秀区朝天小学逐步在师生交往、课程共建、课题共研和研学活动等方面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系列长效机制、品牌项目和引领性经验成果。

2023年3月,在越秀区教育局组织的“粤港澳同心筑梦,大湾区携手毓秀”的港澳子弟班工作成果展示会上,两所学校作为主要代表,为广州乃至广东推进港澳子弟班建设、助力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和案例。

2023年3月,越秀区举办港澳子弟班工作成果展示会。 受访者 供图

2023年3月,越秀区举办港澳子弟班工作成果展示会。 受访者 供图

同时,越秀区教育局牵头协调区内文化教育资源,以“湾区少年心向党”、“行走的思政课”、粤港澳三地青少年农耕体验营等品牌活动为载体,为湾区青少年开展研学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场地和范式。

“区内学校、幼儿园持续加强与湾区内学校间的交流交往,通过姊妹校缔结、子弟班办学、接待香港高中生‘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考察团组等,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讨等多方面实现更紧密的资源共享和更深度的交流融合。”越秀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广州市培正中学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培正中学同根同源,除了常态化开展各类教学、师生活动外,该校还着力打造“一门多校”协同育人机制,打破地域壁垒。

“我们通过红色教育、非遗进校园、国学共读,把杰出校友爱国事迹融入思政课等方式,让港澳学生更深入了解国家发展,深化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广州市培正中学校长杨先明说,学校还联合港澳学校开展STEM教育、云端教研和科创圆桌论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

开设港澳子弟班后,杨先明观察到,从学校毕业的港澳籍学生,包括曾就读港澳子弟班的学生,预估部分将继续留在广州乃至内地高校就读和就业。

截至目前,越秀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共缔结穗港澳姊妹校(园)54对7所区属中小学被评为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数量为全市各区之首;区属中小学中,有14个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交流优秀典型案例入选广东省教育厅2025年公布的131个优秀典型案例名单,占全省入围案例总数十分之一。

“六年来,越秀区港澳子弟班建设已成为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标杆项目,培养了一批‘立足湾区、心怀家国、融通中西’的新时代好少年。”越秀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实现“课程协同”跨越式发展

“快,射门!”今年9月,在朝天小学足球场上,粤港学生组成混合战队,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训练传球等技巧。

这场名为“活力湾区 同行竞汇——粤港青少年迎全运体艺嘉年华”的活动,通过课程共融、体艺竞技、非遗体验等多样形式,为两地青少年搭建了互动平台。

“我们早在多年前已与香港多所姊妹学校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朝天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袁慧说,本次活动在传统交流基础上,尝试通过“课程共融”的方式,将全运会相关内容融入教学环节,整合粤港两地的教学资源等,实现从“活动互动”到“课程协同”的跨越式发展。

在越秀,不少学校与港澳地区早有渊源。

“我们发挥区属学校‘一校多门、同根同源’的办学优势,挖掘和讲好学校发展、湾区发展和中国发展的故事。”越秀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启动粤港“一课两讲”品德教育网上交流计划,越秀区朝天小学和文德路小学是全省10所项目学校之一。

2024年“粤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小学)”交流研讨活动在越秀区举行。 受访者 供图

2024年“粤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小学)”交流研讨活动在越秀区举行。 受访者 供图

“我们支持以朝天小学为代表的相关学校在省内率先开展粤港澳三地师资短期交流任教探索。”越秀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朝天小学承办2024年“粤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小学)”交流研讨活动,与姊妹校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的师生互相走进对方课堂,开展“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活动。

在越秀区,粤港澳三地师生同上一堂课的活动逐渐从线上走到了线下、从录制走到了现场、从教师间的交流走向了师生同场实时互动。

粤港“一课两讲”品德交流计划,朝天小学与香港天主教总堂区学校共上同一主题课程。 受访者 供图

粤港“一课两讲”品德交流计划,朝天小学与香港天主教总堂区学校共上同一主题课程。 受访者 供图

202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朝天小学作为全国第一间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公立小学,见证了两地教育合作交流的阶段性成果。

2025年,朝天小学少先队大队获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六年级的港澳子弟班潘裕熹同学获评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优秀少先队员集体代表。

“粤港澳三地,同文同根、人缘相亲,未来也必将继续同心同向,携手同行。”越秀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立足自身优势,加强三地联动,进一步擦亮“学在越秀”的品牌,推动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发展。

南方+记者 陈理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