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突发意外,市民挺身而出。近日,怀集县市民梁家国在街头偶遇一名男子突然倒地,他毫不犹豫上前施救,成功挽回生命。这已是梁家国凭借专业急救技能成功救助的第四人。11月13日,怀集县红十字会为其颁发“红十字奉献”证书,表彰他的见义勇为之举。而这暖心义举的背后,正是广东药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与怀集县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应急救护体系的生动实践成果。

怀集县红十字会为梁家国颁发“红十字奉献”证书
梁家国在危急时刻敢施救、能施救,源于他系统学习过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这份 “底气”,来自两所高校 “送教上门”的持续帮扶。针对怀集县校园应急救护师资短缺、急救设备不足的现实难题,广东药科大学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创新构建“校地医社”协同机制,将应急救护帮扶纳入“书记工程”,全力推进急救知识普及和救护体系建设。

怀集县教育系统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
两校组建 35 支专家服务队,深入怀集开展分层分类培训。通过校园急救师资班、卫生系统专项培训、村镇干部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累计为怀集培养持证急救师资 210 人,实现“一校一骨干”的师资覆盖目标。同时,积极筹措资金,为当地21所学校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实现校园急救设备“零的突破”。
从培训一名急救骨干到普及六万师生,从校园课堂延伸至社区村镇,两校播下的急救种子已在怀集大地广泛扎根、开花结果。如今,怀集县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像梁家国一样,掌握了专业急救技能,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看到我们的培训成果在真实生活中绽放出生命之光,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事。” 怀集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岑卓强感慨道。
此次梁家国四度救人的义举,不仅展现了普通市民的责任与担当,更印证了校地合作共建应急救护体系的实效。未来,广东药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怀集县的合作,进一步完善 “校地医社” 协同机制,扩大急救知识普及范围,提升基层应急救护能力,让更多人掌握 “救命技能”,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怀集县教育系统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

怀集县甘洒镇开展村镇干部应急救护培训讲座
通过35支专家服务队“送教上门”,为怀集培养持证急救师资210人,实现“一校一骨干”。同时筹措资金为21所学校配置AED真机,实现校园急救设备“零的突破”。
梁家国的义举印证了怀集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岑卓强的感受:“看到我们的培训成果在真实生活中绽放出生命之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