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见证“百千万”!南方+拍客走进从化米埗村,走读南粤新风貌,视频时长共2分30秒)
用镜头见证“百千万”!南方+拍客走进从化米埗村,走读南粤新风貌
十五运会自行车比赛在粤港澳多个城市举行,吸引了海内外骑行爱好者广泛关注。在广州从化米埗村,绿道上的骑行运动同样火热。在这里,原有的村庄绿道升级改造成最美旅游公路示范段慢行系统骑行道。沿着骑行道去往村里,金黄稻田映衬着白墙黛瓦,观光小火车穿梭其间,温泉民宿掩映在绿意丛中。

南方+拍客 陈志强 摄
11月14日,“聚焦‘百千万工程’ 走读南粤新风貌”采风活动走进从化区良口镇米埗村。在这座因历史上为粮食交易码头而得名的从化小村,南方+拍客手持相机穿梭于民宿间、温泉畔、稻田里,频频惊叹这座乡野小村的华丽蝶变。

南方+拍客 邓莉菊 摄
首次到访该村的拍客林伟斌,不久前对只在媒体上见过的米埗村非常向往。如今,他置身其中,感叹美丽乡村的变化:“蓝天白云下,金黄的稻田带点绿,感觉非常好!”在米埗村,林伟斌感受到了十五运会助力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在刚经过的最美旅游公路示范段慢行系统骑行道上定格下了动人画面,他表示:“在绿水青山间骑行是非常惬意的。”

南方+拍客 唐谭敏 摄
“新民宿、温泉设施都建得很好,感觉变化特别大!”四年后故地重游的拍客王美燕一边拍摄一边感慨,当即决定推荐单位摄影协会前来采风。在她的镜头下,既有孩童在稻田边蹦床嬉戏、游客在民宿温泉池里享受生活,又有流溪河、稻田与观光小火车同框入镜。让她感触颇深的是,“这里还有物美价廉的特色农家菜等完善配套,对美丽乡村来说特别重要。”

南方+拍客 阿俊 摄

南方+拍客 阿俊 摄

南方+拍客 阿俊 摄
在村里的灌渠精神驿站,展陈的老照片与配文,将米埗村的“逆袭”故事娓娓道来:十年前,这里还是藏在乡野的普通村落,如今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米埗村通过整治人居环境、盘活百余间闲置农房引入高端民宿、打造“温泉疗愈+稻田观光”复合业态,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该村人均收入达4.5万元,集体收入突破600万元。拍客在游览之余,不时按下快门,记录下村庄奋进的足迹。

南方+拍客 邓莉菊 摄
“村里每一次升级、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实打实跟进。”广州农商银行从化支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唐晓虹介绍,该行不仅提供了灵活的金融支持助力产业发展,更在慈善项目上出钱出力,帮助村民过上好日子。

南方+拍客 邓莉菊 摄

南方+拍客 解卫潮 摄

南方+拍客 解卫潮 摄
如今,米埗村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模范示范村”“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集休闲度假、温泉康养于一体的“明星村”。

南方+拍客 林伟斌 摄

南方+拍客 林伟斌 摄

南方+拍客 刘醉红 摄
漫步村中,目之所及皆是幸福生活图景:“幸福号”列车墙绘前孩童悠然骑行,民宿里游客碰杯,流溪河上市民泛舟赏景……拍客用影像记录下米埗村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人文之韵,见证着米埗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的崭新篇章。

南方+拍客 刘醉红 摄

南方+拍客 刘醉红 摄

南方+拍客 唐谭敏 摄
南方+拍客“聚焦‘百千万工程’ 走读南粤新风貌”采风活动是由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州农商银行发起的一项大型征集采风活动,本次走进米埗村是线下采风的第二站。接下来,活动还将继续走进广东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用镜头记录“百千万工程”三年以来的乡村风貌新变化。

南方+拍客 王美燕 摄

南方+拍客在国家版本馆前合影。南方+记者 袁梦 摄
策划:陈枫 王海军
统筹:袁佩如 曾强 陈仕相
执行:陈颖 王良珏 李细华 谭唯
视频拍摄/剪辑:李鹏程 袁梦 南方+拍客 陆建生
文字:袁梦 李鹏程 段奇
编辑:段奇 何志豪
运营:张昉 梁钰莹
设计:吴颖岚 谭唯
校对:吴荆子
审核:李细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