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治痘疫苗”进入临床,久治不愈的痘痘有望改善?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治疗痤疮也有疫苗了?”随着我国首款靶向痤疮丙酸杆菌致病亚型的重组蛋白疫苗获批临床试验,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广州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无创检测)副主任田歆提醒,这款疫苗主要是针对炎症性痘痘中的关键细菌因素,未来可能帮到中重度、反复复发的痤疮患者,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痤疮,也不能替代日常需要的综合治疗,患者务必要理性看待。

痤疮丙酸杆菌对青春期痘痘起重要作用

“大家习惯把痤疮叫青春痘,但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田歆表示,痤疮的本质是毛囊的炎症反应,常由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异常以及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所造成。

在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明显,油脂分泌随之上升,因此痤疮更容易集中爆发。但成年后,只要出现油脂分泌不均衡或毛孔代谢减慢,同样可能不断复发。

“痤疮丙酸杆菌不是卫生问题,它本来就可能在毛囊里。”田歆解释,痤疮丙酸杆菌本就是表皮常驻菌群,一旦局部油脂堆积、通道受阻,细菌更容易大量生成,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轻的只留红印或色沉,重的会形成凹陷性瘢痕,瘢痕体质者还可能出现增生性疤痕。

本次进入临床的痤疮治疗性疫苗,主要针对痤疮丙酸杆菌,通过中和细菌产生的毒力因子,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清除能力,从源头降低炎症水平。“在青春期典型的红肿、脓疱型痤疮中,痤疮丙酸杆菌的致病作用至关重要。若能有效抑制这一因素,炎症性痤疮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她说。

相比之下,以粉刺、闭口为主的轻度痤疮,主要问题在于油脂排不出去,细菌作用有限,因此疫苗并非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哪些人更可能从这款疫苗中受益?田歆表示,主要有青春期患者、中重度炎症性痤疮人群,以及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患者,尤其是反复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或出现耐药情况的人。

公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疫苗是否具有预防作用”。田歆表示,从理论上讲可能有一定帮助,但没有必要将其作为预防手段。“它在治疗链条中应被视为一个新的补充选择,而不是替代方案。”

痘痘最怕拖延,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青春痘不是长了就算,更不能抱着过了青春期就会好的心理。”田歆强调,每一颗炎症性痘痘都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痕迹,比如红印、黑印、凹陷性痘坑甚至增生性瘢痕,对容貌的影响是累积性的。

田歆印象最深的,是不少十几岁的孩子来就诊时脸上已经出现明显瘢痕。“如果能提前一两年来,炎症完全可以在早期被控制住。”她说。

除了早期干预,田歆提醒,哪怕未来疫苗上市,痤疮治疗依然需要以规范的综合管理为基础,包括控油、疏通毛孔、控制炎症,以及根据病情选用外用药或口服药物。

对于部分受激素波动影响的患者,还需要配合调节激素受体敏感性的药物。而对细菌因素主导,且抗生素疗效不佳或出现耐药的患者,疫苗有望成为更合适的补充方案。

“痤疮不是一个药能解决的问题。”田歆说,每个人的致病机制不同,治疗关键在于找到主要因素,再制定相应方案。

在田歆看来,痤疮治疗性疫苗的意义,不在于替代现有成熟方案,而是为中重度或难治性痤疮提供新的治疗补充,不能被“神化”。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其在实际诊疗中的角色将进一步明晰。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潘宁

编辑 王露纯 陈梅玉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