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的比赛正在香港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街头的宣传海报、赛场内比赛的运动员、为运动员欢呼的观众……这座城市沉浸在体育的氛围中。这一次,我换了一个视角,走出赛场,看看香港的人民,是如何参与到这一次全运会中的。
11月13日,乘坐着媒体班车,我来到了红磡体育馆,今天,香港U22男篮要与北京队来一场较量。
门外,志愿者们正陆续集结,准备进馆。在香港,志愿者们叫做“义工”。这些义工们,有的正值青春年华,有的已头发花白。
义工黄伟达先生告诉我,他现在心情很激动,这是香港第一次承办全国运动会,全运会让他感受到了“大湾区一家亲”。
而另一位义工邓再展则说,他会尽力服务,让所有来香港看比赛的观众,感受到如家一般的热情和温情。
大家似乎达成了共识:全运会不只是一个体育盛会,它更像是一扇门,拉进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比赛准备开始,前来观看比赛的学生们熙熙攘攘。学生小陈说,平时学业繁忙,很少有机会能看到这样大型的比赛。至于比赛结果,小陈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中国的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离开红磡体育馆,我们来到特许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挑花了眼,店员告诉我们,香港可以买到全运会的限定款商品,不仅在本地热销,内地的朋友也会过来购买限定款商品。
专程跑来购买喜洋洋钥匙扣的周先生没能买到,他很是后悔,没有早点过来。
一位前来购买商品的女士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吉祥物的形象,而它的原型——中华白海豚每年都会选择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栖息地,也象征粤港澳三地一家亲。今晚,她准备带着具有纪念意义的徽章,去看七人制橄榄球的比赛。她觉得,香港举办全运会真是很难得,更重要的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跑来抽取盲盒的姑娘,拿着限定盲盒心满意足的离开,脸上的笑容让记者也忍不住买了一个盲盒,开出的是香港限定款橄榄球玩偶。
特许商品就像一个小切口,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
在启德体育馆四周,有许多“喜洋洋”和“乐融融”。人们都在争着与它们合影。有宝妈,有中年姐妹团,还有家庭旅行团。
黎女士说,“喜洋洋”和“乐融融”的外号已从内地飘到了香港,全运会的活动和宣传也覆盖到了香港许多地方,她说欢迎大家来到香港看全运会。
每个人都成为全运会的形象大使,全运会不只是运动员的舞台,更是全民互动的舞台。
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而这本身就是“全民”概念在空间和制度上的巨大突破。
“全民全运”的“民”,从内地居民扩展至香港、澳门的同胞。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聚合,更是制度、文化和社会心理的联通,是“一国两制”生命力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展现。
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全运会中,这也许就是全运会的最理想的结果吧。
文字/剪辑 南方+记者 梁时禹
摄像:南方+记者 苏韵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