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何以赛出“文明新风” | 全运会观察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静子

当十五运会热潮涌动,你是否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开幕式当天:“鳌”游天海的“名场面”令人震撼;木棉“绽放”的最“燃”瞬间让人回味……屏幕前的观众对这场视听盛宴津津乐道,另一场“无声的演出”同样打动人心——观演结束后,包括现场观众、工作人员在内的约6万人,仅耗时55分钟便完成离场,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零宗差错、零宗投诉、零宗事故”。这一幕,无疑是文明广东的生动注脚。

图片

“办赛事就是建城市,建城市就是展形象,展形象就是扬文明”,开幕式前夕,在广东发出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文明倡议书中,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赛事正酣时,我们发现倡议正“照进”现实。赛场外,多地举行一系列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沉浸式体验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在趣味互动中学习观赛礼仪、传递文明新风;赛场内,观众主动配合安检、持票有序入场,比赛激烈处欢呼声浪潮般此起彼伏,却不逾矩。激情赛事与美丽城市和谐共生、活力湾区与文明新风相伴同行,这便是体育的魅力,更是文明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身着“碧青绿”的“小海豚”志愿者绘就一道亮丽风景线。据统计,十五运会期间,粤港澳三个赛区有近5万名志愿者提供服务。其中,广东赛区已组建由3万多人参加的赛会志愿者队伍,包括港澳台、海外华侨及外籍人士等共计389名。有的志愿者化身“最强气氛组”,带动开幕式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有的志愿者手举提示牌,提供赛事咨询、路线指引等服务;有的志愿者坚守技术岗位,细致排查每一处设施,保证赛场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这些聚光灯外的力量,为激情全运会注入最温暖的动能。

图片

视线转回到气氛火热的赛场,当“文明范儿”环绕运动员,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相信不少人刷到过这样的画面:18岁小将张展硕夺得十五运会游泳项目首金后,与他同场参赛的名将孙杨公开点赞,称对方“有望扛起中国男子中长距离游泳项目的未来”;在男子跳水三米板半决赛中,天津队的苏家杰因走板转体失误险些撞到泳池边,山东队教练见状第一时间冲向池边做出保护的动作;由名将朱婷率领的河南女排战胜云南女排后,对方球员争相与偶像合影,朱婷均有求必应,主打一个“拍完你的拍你的”……赛场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也是一面映照文明的镜子。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体育精神的传承、人性光辉的闪耀,以及“赛出友谊”的弥足珍贵。而这,显然是一幅体育图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拼图。

一边是文明观赛的观众,一边是文明参赛的运动员,当二者上演“双向奔赴”时,又会奏出什么样的乐章?

“观众的加油声让我特别有力量”,在面对镜头时,勇夺举重女子49公斤级冠军的湖南队运动员侯志慧这样说。全运会已进入“大湾区时间”,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代言人,做一个包容理性的喝彩者,自觉抵制偏激言论与“饭圈”乱象,以“有礼的姿态、有道的欣赏、有度的参与”为赛事添彩,这也是重要的体育价值。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体育颂》中写道:“(体育)就是美丽,就是正义,就是勇气,就是荣誉,就是乐趣,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土,就是进步,就是和平。”

全运会既是展示大湾区发展成就的窗口,更是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彰显文明风尚的重要契机和生动实践。期待这场跨越粤港澳三地的运动盛会,能在“野蛮其体魄”的同时“文明其精神”,让文明之风在南粤大地越吹越劲!

编辑 傅倩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