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南方评论
+订阅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11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梅州参观红色革命旧址时强调:“要结合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江山、攒下的家底之上的。”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政治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把弘扬红色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念兹在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更加需要我们赓续红色血脉、补足精神之钙,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锤炼党性修养、永葆政治本色。走稳走好“十五五”奋进之路,全省上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广东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地、工农运动的兴起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这次视察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叶剑英纪念园,向叶剑英铜像敬献花篮,参观叶剑英生平事迹陈列和叶剑英故居,身体力行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牢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必须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方式、手段,用红色资源砥砺品格、铸魂育人,鼓舞斗志、凝聚力量,使其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中焕发新的精神力量和时代光芒。

知其所来,方能识其所在、明其将往。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各地各部门要用好红色资源,进一步加强价值引领,强化研究阐释力度,挖掘深层次内涵,凸显时代价值,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各地各部门要创新用好红色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善用新的技术手段讲好红色故事,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广大青少年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远大志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南粤儿女心向党,改革开放走在前。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是书写新的历史。全省上下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广东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的鲜亮旗帜,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继承革命意志、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入心扉,不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编辑 傅倩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