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广州市越秀区派驻乐民镇工作队牵头,联合镇党建办、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共同举办的“科技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培训班”在乐民镇顺利开展。驻镇工作队全程统筹协调,乐民镇党委书记陈秋强和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党委书记邓朝晖、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及当地东风螺养殖业户代表深入交流互动,以“技术赋能+党建共建”双路径,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专题授课传经,破解养殖难题
为提升培训针对性,驻镇工作队提前深入海山村等养殖集中区,与东风螺养殖户面对面沟通,精准梳理“种苗选育难、病害防控弱、智能化设备操作不熟练”等核心需求,并同步反馈广东海洋大学团队,实现培训内容“按需定制”。
上午10时,技能培训在镇政府文化站会议室启动,驻镇工作队队长张松主持并致辞。他表示,产业帮扶是核心任务,此次联合高校开展技术培训,旨在打通“科技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养殖户掌握先进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培训中,广东海洋大学驻乐民镇农村科技特派员陈庆龙聚焦养殖户“智能化转型”需求,详解“智慧池塘技术”在水质实时监测、精准投喂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成果,现场演示设备操作流程。

图1:驻乐民镇农村科技特派员陈庆龙讲解设备应用
水产学院吕文刚副教授针对“东风螺养殖痛点”,结合其培育的国家级新品种“海泰1号”实践经验,从种苗选择、池塘管理到聚缩虫病、脱壳病防治,进行全流程实操讲解,并现场解答“幼苗存活率低”“饲料成本高”等养殖户关切问题,发放技术手册和相关物资物品50余份。

图2:水产学院吕文刚副教授开展东风螺养殖技术培训
党建共建座谈,深化校地合作
培训同时,校地党建共建交流座谈会在镇政府人大会议室举行。会上,科技特派员团队汇报了驻镇以来的科技帮扶成效,包括智慧养殖设备推广、养殖技术改良等工作进展。邓朝晖书记介绍了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的学科优势、科研资源及学生实践需求,表达了深化校地合作的意愿。
乐民镇党委书记陈秋强表示,乐民镇将全力支持校地合作项目落地,依托高校科技资源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东风螺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图3: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实地调研赋能,科技成果落地
培训与座谈结束后,一行人赴海山村港乐养殖场开展实地调研。在养殖场现场,陈庆龙详细介绍了新引进的水下监测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技术参数与应用场景,并组织开展设备安装、现场演示及使用维护培训,帮助养殖户快速掌握智能化工具的操作方法。
此次活动是广东海洋大学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下一步,驻镇工作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围绕东风螺养殖产业痛点,推动更多技术培训、成果转化活动落地,让小小东风螺成为带动农户增收、产业增效的“致富螺”,为“百千万工程”在乐民镇走深走实注入强劲动力。

图4:开展水下机器人实地调研
撰稿人:陈槐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