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定期存款正经历显著调整。近日,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该行存款利率的相关公告。该行表示,综合考虑同业机构的利率水平,自11月5日起,对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成为业内首家明确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商业银行。
事实上,部分中小银行已下架5年期存款产品,且存在利率倒挂现象。分析认为,若银行持续吸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无法将贷款端利息收入上覆盖付出的负债成本。未来商业银行仍将继续下调存款利率,以进一步压降资金成本,减缓息差缩窄的压力。
5年期大额存单难觅
已有多家银行对5年期定存产品进行了调整。
除了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之外,多家中小银行已悄悄下架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如微信银行、网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客商银行、苏商银行等9家民营银行已下架5年期定存。部分银行连3年期产品也停止销售,如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等。
在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之外,当前不少银行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存5年不如存3年”。如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出现3年期利率高于5年期的情况,以建设银行为例,其三年期存款利率为1.55%,而存5年期年化利率则为1.3%。
这从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的调整公告中可以看出端倪。公告显示,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一年期定存年化利率由1.50%下调5个基点至1.45%,二年期定存年化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1.55%,三年期定存年化利率则下调10个基点至1.85%,降幅最大。
此前的“揽储利器”大额存单同步调整。当前多数银行产品货架中已难寻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的踪影。包括六家国有大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以招商银行为例,在招商银行APP中,在售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为两年期。这款两年期存单的年化利率为1.40%,与一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相当。
锁定5年期对银行不利
银行此举主要源于负债端(即存款)成本管理需求。
从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在披露了三季度净息差数据的26家上市银行中,有12家银行的净息差实现环比持平或上升,14家银行净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
银行需压降高成本的长期存款以缓解盈利压力。由于5年期存款的长期资金成本较高,银行更倾向于吸收短期资金以保持灵活性,降低长期利率风险,同时若未来降息预期较强,提前锁定高成本的5年期定存对银行不利。
“若银行持续吸收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无法将贷款端利息收入上覆盖付出的负债成本,这是不可持续的。”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则认为,背后可能是银行预期利率走势有下行的可能,根据自身负债结构需求等降低长期负债,以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负债结构。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情况下,银行净息差可能还会下降但降幅可能趋缓。在这种情况下,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
市场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进一步下调,银行通过缩短负债期限增强资金重定价灵活性,而监管部门也鼓励银行优化负债结构。
董希淼预测,未来商业银行仍将继续下调存款利率,以进一步压降资金成本,减缓息差缩窄的压力。
“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的概率较高。”娄飞鹏进一步表示,面对净息差压力,银行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非息收入稳定营业收入和利润,另一方面也需要从资产端、负债端全面发力稳定净息差。
董希淼建议,除了下调存款利率之外,商业银行还应继续减少对存款的利息补贴以及利息之外的费用,进一步压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南方+记者 黎华联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