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柯麟楼前红绸轻启,柯麟医生铜像正式揭幕。这场庄重仪式,不仅是对医学先驱的深切缅怀,更拉开了该院建院115周年“致敬先驱,开创未来”庆祝活动暨医学人文教育研讨会的帷幕。

铜像所纪念的柯麟医生,是广东海丰人,更是中山医精神的标杆。1920年,他考入广东公医大学(中山一院前身),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便将一生与革命、医学事业紧密相连:从投身北伐战争担任军医,到参与广州起义;从潜伏澳门主持镜湖医院、投身“秘密大营救”等重要历史事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动中山医学院、光华医学院、岭南医学院三校合并——他用毕生行动,践行了“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
此次揭幕的柯麟医生铜像,由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会及中山医校友杨大俊、翟一帆伉俪共同捐赠。“我们捐赠铜像,既是表达对柯麟医生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更希望柯麟精神激励一代代医务工作者为卫生健康事业不懈奋斗。”杨大俊博士在仪式上道出捐赠初心。

“在中山医,不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是作为一名医生、一名老师,柯麟都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医院将努力赓续柯麟精神,提升医学人文素养,一体推进医疗、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多项与“柯麟精神”一脉相承的举措同步落地:柯麟医学人文学院正式成立。“柯麟医学人文学院的成立是中山一院面对国家要求、行业趋势和社会需求的主动回应,更是对医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前瞻布局。”学院院长、医院党委书记骆腾指出,医学人文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彰显着医学对生命的温度。

在硬核医疗实力建设上,此次院庆也有重磅动作——柯麟手术机器人学院正式揭牌。学院整合美国麻总百瀚、加州大学等顶尖师资与资源,依托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等平台,打造“理论教学—模拟实操—临床实战—远程指导”闭环培养体系,将提升青年医师机器人手术能力,推动微创外科向标准化、智能化、远程化发展。
柯麟未来女医学家学院、DNA联盟办公室也同期揭牌。前者聚焦女性医学人才培养,践行全球妇女峰会精神;后者完善 “FAH-DNA”(“FAH” 为中山一院英文缩写,“D” 指医生、“N” 指护士、“A” 指 AI)医疗帮扶体系,通过健全机制畅通三级医疗机构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此外,大湾区规划教材《内科学》《实习医生手册(英文版)》发布、麦格劳希尔出版社(McGraw Hill)国际医学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署、骨科教学机器人启用、消融机器人发布等多项活动同步举行,进一步丰富了院庆内涵,为医院在医学人才培育、技术创新转化、行业资源整合等方面再添助力。
采写:南方+记者 张梓望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刘星亮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