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梦”背后的小钱大爱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静子

小时候的“航母梦”照进现实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福建舰正式入列的消息刷屏全网,与之相关的话题——“1999年小朋友捐款140元给国家造航母”随即冲上热搜。据悉,年幼的陈虞文因偶然的一次经历萌生“我也要捐钱给国家造航母”的想法,并在父亲的陪伴下将积攒的零花钱分4次共寄出140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不仅悉数退回了全部捐款,还随信寄来新年贺卡勉励小朋友“学习进步”。

男孩1999年曾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

男孩1999年曾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

童真,就是保持纯真童趣,敢于拥有梦想。前有“小英雄”马安泽因妈妈取消其书法课而崩溃大哭,认为“少上一门课就有可能影响自己长大给中国造导弹”,再有“小孩哥”钱奕江登上“中华神盾”052D型导弹驱逐舰,上演火遍全网的“稚子问核”一幕,此次“1999年小朋友捐款140元给国家造航母”冲上热搜,都饱含着孩子们对国之重器的向往与期许。一旦梦想的种子播撒进土壤,拼搏的汗水定会浇灌出绚丽的花朵。

更进一步,童真的背后,藏着拳拳赤子心、浓浓爱国情。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有捐款建造航母的想法时,陈虞文回忆道那一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心想“如果我们有航母,是不是别人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孩子们的朴素话语里有着最真实的情感。爱国,是中华儿女刻在骨子里的信仰,是我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正所谓:“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以绵薄之力支援国防建设,汩汩爱国情熔铸成最坚硬的钢铁长城,捍卫着祖国的万里国土。

福建舰。图源:新华社

福建舰。图源:新华社

而属于我们的蓝色国土,必须守护守住。“有海无防”的百年屈辱史,让我们更加理解海防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向海图强的紧迫性。航母,被誉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从刘华清将军访美时踮起脚尖、前倾身子参观航母,到“海空卫士”王伟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便是驾驶舰载机从我们的航母上起飞,再到如今广袤的蓝色国土上“三舰齐发”,这一条崛起之路,我们屡历艰辛但始终步履铿锵、充满荣光。事实证明,小朋友用积攒的零花钱给国家建造航母,国家不仅不会辜负这份信任与期待,更会竭尽全力为人民,用心用力守护好每一寸疆土。

“曾经的苦难,我们留在心中,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就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开幕式上,一首《中国人》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苦难与梦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奋进新征程的今天,期待我们手牵着手、阔步向前,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