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运动会,“活”力从何而来|岭南山海志,时长共8分56秒)
这场运动会,“活”力从何而来|岭南山海志
大家都知道,大湾区要办一场“活力满满”的全运会。
对爱“整活”的大湾区人来说,运动是发展活力的自然流露,是城市节奏的另一种节拍。
全速前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场运动会,将如何再次激活,这片本就活跃的土地?

山灵水“活”
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院里,有一件西汉船纹铜提筒,上面就刻着先秦越人划船祭祀的场景,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水上活动已是老湾区人的“刚需”。
滚滚河流、蜿蜒水道,冲积成丰饶富庶的珠江三角洲,并在珠江口汇聚入海,将粤港澳三地的民众紧紧相连。体育运动,便成为这种亲缘关系生动的缩影。

从唐代越王李贞描写的“飞舟海客度,急鼓醉人挝”,到佛山叠滘龙舟的“宁可煲烂,不可扒慢”,再到澳门的国际龙舟邀请赛,珠江水流淌了千年,龙舟这项运动就在粤港澳民间“活”了千年。
除了江河,老天爷一挥手,还给大湾区送上各式各样的天然训练场,让每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的“体育性格”。
这里有约41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任人们御风逐浪。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海岸线在“跳水之乡”湛江,让这座城市拥有刚柔并济的气质。
这里有起伏的山地与丘陵,如同大地的肌肉线条, 恭候徒步、攀岩与骑行爱好者,前来较量。

这里更有全年超过20℃的平均气温,让户外运动不用遭遇“季节卡壳”。轻灵跃动的“滑板之都”,球场随处可见的“篮球之城”,城市的活力值直接拉满。
山海环抱、江河串联,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活力满满的湾区人,想练就练,练出一项又一项“绝活”。
绝“活”接力
“绝活”有了,又该怎样让它们传下去。
于是,一场集体“接力跑”开始了。

粤语把踢球叫做“踢波”,一个源自英语"ball"的音译词。因为这里,是现代足球在中国登陆的第一站。
晚清时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最早的现代足球就在这里出现了。
这,是梅州五华元坑。1873年,这里的学校最早设立现代足球课程,并修建起中国内地首块现代足球场。
不止足球,篮球、排球……从那时起,就陆续在粤港澳扎根、发芽。
开放与融合,是粤港澳与生俱来的基因,一经种下,便开出英雄的花朵。
1936年,来自台山的黄英杰,站上柏林奥运会跨栏比赛的跑道,成为首位在奥运亮相的广东运动员。
而就在同一届奥运会,由“亚洲球王”李惠堂率领的中国足球队,首次登上奥运赛场。此后,他拒绝为日本和汪伪政权效力,不断组织足球义赛,为国筹措抗战资金。为国争光的信念,就此超越了胜负,在一代代运动员手中炽热传递。

1956年,出生于香港的容国团,毅然向广东省体委请愿代表祖国效力。三年后,他兑现诺言,为新中国捧回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奖杯。那句“人生能有几回搏”,至今激励着一代代运动健儿。
然而,当时的新中国受到西方围堵,已阔别奥运21年。霍英东四方奔走,为中国重返奥委会打下基础。
时至今日,这场“接力跑”,仍在继续。
举重、跳水、乒乓球……一个个优势项目在此崛起,一代代冠军从这诞生。

当全红婵上演“水花消失术”,加冕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三金王”,她和陈艺文、谢思埸,施展“东方魔法”,接棒何冲等广东前辈,扛起“广东跳水”的大旗。
当江旻憓逆风翻盘摘金,从香港走出来的“一哥一姐”用一次次挥剑,传承“香港击剑”的接力棒。
这片土地的体育活力,从不限于职业赛场之内。
它在民间千年不绝的锣鼓声中。
它在代代相传的一招一式里。
而当省港杯的呐喊声响彻越秀山巅,
当香港明星足球队与佛山本土球队,会师三水“西甲”。
这份活力,早已升格为粤港澳全民参与的体育派对,化身为多元酷炫的湾区风景。
激“活”城市

体育的“活”,不只是生命力的释放,更是城市迸发的引擎。
十五运会,已是大湾区与全运会的第三次相遇。
从六运会到九运会,再到如今的十五运会,粤港澳三地在携手同行中,连起体育血脉。
这,是广州最潮的小区之一——六运小区。37年前,它正是“六运会”的运动员村,直接见证广州天河区从郊区变身CBD,成为广州“东进”战略的起点。2001年的九运会,催生了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当年服务赛事的交通动脉,如今已化为这座超大城市的血管,载着每一位打拼的人。
接力棒传至当下,十五运会正逢其时。
如今的粤港澳三地,早已“活”成一体。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飞越江海;高铁路网串起“一小时生活圈”;“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这些便利,让湾区人周末跨境约一场球,从想法变成日常。
体育,以其最纯粹的魅力,将粤港澳三地地理的“互联”变成了人心的“互通”。
而这份活力,又何止于赛场?
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
关于活力的比赛,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它比的是“速度”—— 是冲刺终点的身影,也是破浪向世界的决心。
它拼的是“高度”—— 是抢夺篮板时的跃起,也是不断生长的城市天际线。
它争的是“质量”——是最后关头的制胜一击,也是智能科技的完美协同。

那么,这场历史上首次由三地联合承办的全运会,究竟为谁而办?
为突破极限的运动选手,
也为在街头巷尾奔跑的身影;
为这片共融生活的土地,
也为活力无限的未来。
以体育之名,我们相聚于此。
欢迎来到大湾区,“激情十五运”,期待着你的活力!
策划:孙朝阳 王海军 李贺
统筹:曾强 李强 王辉
执行:李细华 王良珏 张冠军 董天健
编导:金镝 董天健
文字:张迪
剪辑:金镝
摄影:董天健 张迪 李永智 王昌辉 汪旭莹 钱文攀 姚志豪 何志豪 戴嘉信
设计:吴颖岚 谭唯
校对:钟惠玲 何翠莹
审核:曾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