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安:构建安心营商环境,助力湾区融合创新

广东警讯
+订阅

南海之滨,风起潮涌;珠江两岸,生机勃发。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澳门创业者陈女士在“跨境通办、一地两注”窗口轻点确认,企业注册手续一步到位。

深圳湾口岸“免出示证件”通道前,香港工程师李先生面向屏幕眨眨眼,3秒完成通关验证。

广州黄埔,出入境部门主动上门,现场受理,并建立“点对点”对接机制,助力破解企业跨境经营难点、人才流动堵点。

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正是广东公安全力助推大湾区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真切写照。

“十四五”期间,广东公安机关立足公安职责使命,围绕安全、开放、融合,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探索跨境服务创新,有力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关键词:安全

打防涉企违法犯罪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底线。广东公安机关深刻把握两者关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让安全成为企业发展的最暖底色。

今年4月,在省公安厅统筹指挥下,深圳市公安机关根据企业报案线索破获某知名科技企业被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超1亿元。

“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商业秘密的法律边界认知不足,员工离职后将原企业软件代码直接应用于新公司,这就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深圳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在依法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同时,还将防范保护商业秘密的关口前移,实现‘打防并重’。”

广东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立足产业聚集、创新活跃的特点,广东公安紧盯企业关切,对知识产权犯罪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统筹开展“护航”专项行动,在重点企业设立便民利企工作站,构建“打、防、宣、治”立体工作框架,推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护企安商长效机制。同时,联合金融监管等部门为企业开辟快速办理通道,精准研判风险,严打企业内部职务犯罪,全力清除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蛀虫”。通过强力开展“蓝剑”专项行动,去年以来累计破获侵权假冒案件926起,打掉犯罪团伙427个,刑事拘留2039人,有力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2025年9月29日,粤港澳三地执法力量编队联合巡航执法。

2025年9月29日,粤港澳三地执法力量编队联合巡航执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三地社会民生加速融合,交通、物流与人员往来日益紧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粤港澳三地警方在情报共享、案件协办、应急联动等领域构建起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近年来,三地警方连续开展多轮次联合执法行动,大湾区安全防线更加严密。

“特别是本次全运会作为首次由粤港澳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体育盛会,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警务协作,创新推出‘一证三通’服务保障机制,全力确保赛事安全有序、精彩圆满,共同书写大湾区警务合作的新篇章。”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词:开放

便利外宾经商就业 全力服务招商引智

广州交警做好第138届广交会交通疏导和保障工作。

广州交警做好第138届广交会交通疏导和保障工作。

今年10月广交会期间,一项便利政策——临时口岸签证业务落地广州南沙,相较于境外使领馆的签证办理流程,临时口岸签证具有“即办即拿”的特点,解决了秘鲁籍客商卡洛斯的燃眉之急。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人口大队开设“涉企人才签注专窗”,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签注及商务签注服务 摄影:苏启良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人口大队开设“涉企人才签注专窗”,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人才签注及商务签注服务 摄影:苏启良

“客户回本国办理需耗时三周,那时广交会已经结束了,这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订单。”陪同卡洛斯的中方邀请人员说,“即办即拿”的高效流程不仅为外商提供便利,也为中国企业赢得商机。

近年来,广东在有关国家部委的指导支持下,深入落实“稳步扩大移民管理领域制度型开放”,创新实施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扩容5大毗邻港澳口岸免签权限,今年1至9月,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92%;助力“湾区人才”工程,优化港澳通行证与居住证“双证关联”核验,吸引1.3万名港澳专业人才来粤执业就业;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试点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设立线下服务点,优化服务保障措施,助力引进高端海外人才逾万名。

“以往,外籍人士在粤工作,要先后向外专部门、公安部门申办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工作类居留许可,奔走两个部门办完全部流程,需约15个工作日。”广东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全省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程序“一窗通办、并联审批”,办理时效提速超50%,实现外籍人才“只进一门、只跑一次”。同时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模式,在全省建成3个市级移民服务中心、6个区级分中心、36个外籍人才服务工作站及82个服务窗口,线上线下协同运作,为外籍人才提供“引进、安居、创业、融入”一站式服务。

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尺度。当网红“甲亢哥”在深圳将身体探出小车天窗时,深圳交警及时给予专业而友善的安全警告。这场被全球网友围观的“交通安全课”,生动诠释了广东公安机关在扩大开放中的法治坚守:既以最大诚意欢迎国际人才和投资者,又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规范文明执法彰显法治的力度和温度。

关键词:融合

优化客货跨境流动 激活大湾区内生动力

民警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执勤。

民警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执勤。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破壁驰骋,“粤车南下”呼应成势;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畅行无阻,珠海“一周一行”、横琴“一签多行”便捷高效……“湾区人”的认同感,逐步从宏大的愿景沉淀为每日可感可知的人间烟火。

“之前过来谈生意都是‘高铁+出租车’,现在有了‘港车北上’,直接点到点通勤,效率高了。”对香港居民徐子莹来说,自驾“北上”拜访客户、洽谈生意已经成为她的工作日常。

近年来,围绕“优化口岸客货运通关措施”,广东公安持续优化通行政策,联合港澳特区政府,优化“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措施,积极推进“粤车南下”;创新通关模式,扩大“港珠澳大桥游”政策效应,首创“海关免担保”、跨境车险“等效先认”等措施,大桥单日通关流量屡创新高;开辟“绿色通道”,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设立服务站,推行“新车上牌、转让待出口、注销登记”一站式办理,为车企高效完成出口前置手续,助力广东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

在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一号窗口,民警为群众办理车管业务。

在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一号窗口,民警为群众办理车管业务。

6月30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顺利开通。伴随嘹亮的汽笛声,52辆新能源汽车,从广州南沙汽车口岸出口监管仓驶出,搭乘“穗港汽车01”号滚装船驶向香港。

“以往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香港地区,需在入境香港后启动海关申报和上牌等手续,约耗时3周,仓储成本较高。”南沙汽车码头有限公司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今,出口前置手续一站式办理,加上‘穗港汽车出口快线’的开通,出口汽车在南沙口岸完成通关手续后,进入海关出口监管仓暂存,待港方完成审批手续后再运输出境,仓储成本节省约70%。按照公司2024年的出口量来计算,一年可节省2000多万元人民币。”

车畅、货通、人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广东公安既是护航者,也是参与者。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广东公安为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安全感屡创新高。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即日起推出“警灯闪耀 护航平安”系列报道,讲述“十四五”时期广东公安工作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效,敬请关注。

往期报道>>

广东公安:打造服务民生“直通车”,筑牢保障发展“压舱石”

南方+记者 汪棹桴

通讯员 张中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