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个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在南海诞生

南方+

11月5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下称“广东环保职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正式揭牌。该学院不仅是佛山首个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也标志着广东环保职院成为省内最早一批布局该领域的高职院校。

作为南海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构建的重要一环,该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南海系统推进低空人才培养、强化产业支撑的实质性举措,展现出南海在低空教育领域的前瞻布局与坚定决心。

11月5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正式揭牌。

11月5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正式揭牌。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南海立足“制造业当家”的坚实基础,已将低空经济纳入18个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培育,积极竞逐“蓝天赛道”。“低空+物流配送”“低空+文体旅游”“低空+政务服务”等多元应用场景也正加速落地。

面对行业快速发展,低空人才培育已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环节。广东环保职院在省内率先成立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正是南海响应国家战略、加快布局“低空+教育”的有力落子。

据介绍,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的建设内容涵盖五大方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共建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校企协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该产业学院将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合作开发1至2门行业应用课程,联合编写特色教材,并探索无人机应用订单班定制化培养模式,计划三年内培养超过100名定向专业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无人机在生态环境、水利电力、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要建设成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应用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广东环保职院副校长冯定坚表示,不仅要培养优秀的飞手,更致力于培养懂操作、能维护、会创新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产业链输送“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力量。

该产业学院及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由广东环保职院牵头,联合能飞航空等8家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建设。通过多方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打造融合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生产服务的高水平产学研平台。

该产业学院及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由广东环保职院牵头,联合能飞航空等8家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建设。

该产业学院及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由广东环保职院牵头,联合能飞航空等8家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建设。

企业的深度参与为产业学院提供了坚实支撑。以合作方之一能飞航空为例,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业务涵盖低空人才培养、低空应用服务及低空软硬件设施设备制造三大板块,服务网络覆盖全国14个省份,设立150余个服务中心,累计培养低空人才超过9万名,月培训量近1500人次,是国内领先的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商。

佛山市南海区公路事务中心副主任李细佳对产业学院充满期待。他表示,该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基础扎实,有望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培育实用型人才,希望能够打造成为低空经济人才的“孵化器”、产教融合的“新标杆”,以及南海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低空经济产业的牵头部门,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协同教育、科技、产业等部门优化飞行服务保障,推动应用场景开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文/图: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梁翠珊


编辑 熊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