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分!湛江高校青年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奋楫争先!

湛江青年
+订阅

上 大 分 !

湛江高校青年在挑战杯赛事中

再 获 佳 绩

特等奖 +1  一等奖 +1

二等奖 +1  三等奖 +4

赛事概况

10月31日至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举办。该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共吸引全国2700余所高校、300多万大学生参与,经过层层选拔,472所高校的1283件顶尖作品同台竞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本届比赛中,湛江高校青年表现优异,再创佳绩。其中,“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体赛三等奖4项。

获奖项目简介

【“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

特等奖

智养深蓝——

面向海洋牧场的AI水下机器人

智能养殖系统

所属学校:岭南师范学院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直击海洋牧场“水下监测难、管理效率低”的行业痛点,成功研发出集仿生机器鱼、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于一体的智能养殖系统,致力于推动传统海洋养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的战略跨越。

【“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

一等奖

智喂深海——

基于深水网箱鱼群智能监测的投喂量

精准评估系统

所属学校:广东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为解决现今深水网箱饲料浪费严重的难题,本团队推出了“慧眼识鱼”装置,首创鱼群监测+评估的方法,自主研发一套基于深水网箱鱼群智能监测的投喂量精准评估系统。通过双目识别的智能监测设备并结合南海鱼类资源库与YOLO-Fish算法实现鱼类鉴别与计数,结合SGBM以及NA-DN算法鱼类三维重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鱼群快速测长。根据监测数据,投喂量精准评估系统动态计算鱼群对应生长阶段的最佳投饲量,最终解决“喂多少”的问题。

【“人工智能+”专项赛应用赛】

二等奖

靶向 DDR1-ALOX15

调控轴的海洋天然化合物药物研发

所属学校:广东医科大学

项目简介:项目聚焦破解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难题。溃疡性结肠炎作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病症,病程漫长且易复发,常规治疗易引发机会性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也随年龄递增。项目精准切入这一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明确DDR1-ALOX15调控轴共同参与疾病病理过程,创新性融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与海洋天然产物资源,成功生成具有双向作用潜力的Gen27新型AI抑制剂,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型候选药物方向。该项目不仅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了新型候选药物,其确立的“从海洋分子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研发范式,还将为肿瘤、耐药菌感染等疾病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与临床转化成功率,为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体赛】三等奖

旅创佳浸:

文旅融合背景下雷琼文化圈沉浸式文旅发展路径探究

——基于3省7市108家景区的调查分析

所属学校:广东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本项目聚焦雷琼文化圈沉浸式文旅发展路径,深入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108家景区开展实地调研,构建“动机—体验—满意度”三维分析模型,创新并行运用推拉理论与旅游服务质量模型,破解文化挖掘浅、科技融合弱、产品同质化等痛点。团队提出“沉浸式智慧文旅生态重塑”策略,成功应用于雷州茂德公鼓楼等景区,显著提升客流与收益。项目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入选“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典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

“渔”水情深——

集多模态监测与识别技术的渔业养殖

复合型浮标

所属学校:广东海洋大学

项目简介:“渔”水情深智能渔业浮标针对传统设备监测功能单一、续航短、抗腐蚀差等痛点,集成多模态监测与识别技术,实现水质-鱼类行为协同分析。SVDD-CNN算法提升数据可靠性,MOE模型实现水质异常与鱼病关联预警;双轴追光系统+MPPT控制器,阴雨续航达25天;TENG-EMG波浪能防腐技术延长设备寿命至13年。适用于近海养殖、海洋牧场及环保监测,助力渔业智能化转型。

绿能智控——

微环境调控引领华南热带水果智能保鲜新技术

所属学校:岭南师范学院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华南热带水果采后腐烂率高、损耗达20%—30%、保鲜成本大等痛点,在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战略指导下,集成仿生调控涂膜、智能控释胶囊、多功能气凝胶三项原创绿色技术,构建采后预处理—物流—贮藏全链路精准保鲜体系。涂膜可感知微环境酸度变化,智能释放生物活性成分,使荔枝、番木瓜腐烂率降30%;胶囊非接触控释,降低腐烂20%;气凝胶兼具28 kJ/m²抗震和98%抑菌,果实损伤<5%,货架期延长8—14天。三项技术协同作用使整体腐损率下降30%以上,助农增收20%以上。产品以壳聚糖、植物精油等食品级原料制备,无残留、可降解,已申请7项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11篇,成果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进行推广,为热带水果产业绿色升级带来更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共同体模式促进欠发达地区

教育资源公平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以粤东西北地区中小学调查为例

所属学校:岭南师范学院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聚焦湛江地区中小学,依托湛江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共同体,探索欠发达地区教育公平路径。通过三师协同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AI师资培训、低成本自研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开源教具等创新模式,聚焦适配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赋能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研究发现,这些创新模式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与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该项目从多维度深度剖析教育现状,提出的建议具有推广价值,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有力促进教育公平。

再次祝贺载誉而归的团队

期待湛江高校青年继续勇立科创潮头

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让梦想在奋发有为中绽放

END

来源:湛江青年综合整理自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

编辑:华杰

初审:韶燕

终审:圆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