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南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召开,围绕南海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南海区区长王勇率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应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浩斌主持会议。
会上,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峰受区政府委托报告了南海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据报告,南海今年制定出台了“南海科创二十条”,确立了以科技招商、人才团队、科创平台、企业创新、校地合作、金科融合六个方面为工作抓手的“六轮驱动”模式,以此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箭齐发”,积极助力“再造一个新佛山”。
会议指出,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需求,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路径,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充分肯定。政策支撑持续强化,先后出台“科创2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坚实的制度保障。平台建设实现突破,形成以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为引领,33个高能级平台协同发展的格局。产业动能不断集聚,全区高企总数从2021年的2954家增加至2024年的4015家,占全市总量的40%,涌现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建成12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6个商标品牌指导站和6家公共服务联盟单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成立蓝海科创天使投资基金,创新推出“益企创”金融服务,全区创新创业土壤更加肥沃。

会议现场。

关键词1
优化提升科创生态
科创平台是促进产业创新的“加速器”。对此,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何国锋提问,“政府将如何推动科创平台更好服务全区产业发展?又将如何进一步提升科创平台的造血能力?”
南海区科技局局长李终胜回应称,科技局坚持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和市场化导向,持续提升科创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接下来,全区将科创平台自我造血率作为财政扶持、资源倾斜的重要依据,着重增加科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和投资的收入,同时增加中试平台收入。
科创人才培育备受关注。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许兆辉就《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下称《条例》)实施的大环境下,南海如何加强人才团队的培育进行提问。南海区科技局局长李终胜继续作答,自开展人才团队引育工作以来,南海已累计落地各级高层次人才团队518个,接下来坚定深入实施“人才聚产业”行动,完善人才团队项目政策修订,畅通人才团队项目挖掘渠道,持续加强梯度培育和团队服务,构建全链条的生产性服务和有温度的生活性服务体系。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海腾则关注全区各镇街产业协同发展工作,就如何加强区级统筹,进一步发挥镇街区位优势,促进产业互补互强,推动全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行发问。南海区发改局局长张家玉回答表示,南海将谋划优化区域空间,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发展格局;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全周期服务生态。

关键词2
聚焦区域重点产业
传统产业一直是南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南海传统产业建立新优势,持续增强竞争力,在培育和引育新兴产业方面,南海有哪些具体举措?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何焯辉向有关部门进行提问。
南海区经促局局长梁耀智表示,将着重通过政策扶持和设备奖补,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驱动产业革新;以创新生态催化产业融合,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协同共生;提升产业集群的牵引集聚效能,支持各镇街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具体到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委主任毛永袖关注政府如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应用于传统产业,释放产业转型动能。
南海区政数局局长彭述海回应,南海以载体促产业集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引育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鼓励各镇创建AI+特色园区;以平台促产业释放动能,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场景解决方案;以要素促产业生态繁荣,完善算力、数据、人才及金融服务等多元支撑。

关键词3
强化创新要素支撑
资金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对此,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庄少伟抛出问题,在财政紧平衡常态下,南海如何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等创新投入方式,更精准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发展,并提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效果。
南海区财政局局长甘勇钊回应称,在财政紧平衡与《条例》要求下,南海区财政支持方式正由事后补贴、无偿奖补向事前投资、股权赋能转变,构建“向上争取扩源头、基金赋能作主体、借智决策保精准”的体系。
如何创新运用知识产权市场化机制,为企业发展“撑腰”?对于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周满奇的提问,南海区市监局有关负责人回应,将通过持续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联动协作等举措,切实帮助创新主体提升知识产权创新和维权能力。

关键词4
做好“后半篇文章”
“专题询问的关键在于‘后半篇文章’的落实。”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健所言,专题询问开始于“问”,而不止于“答”。

南海区区长王勇作表态讲话。
奋进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王勇在表态讲话中指出,南海仍面临工作规划系统性不够,科技工作推动力度不足,科创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表示南海坚定以科技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等要素”,推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始终以企业、产业所需作为政府科技服务所向,力促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二新融合”;以人才引领、科创驱动为一体两翼,集聚更多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三家集聚”支持企业发展;强化平台、载体、场景、资本“四面支撑”,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高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为创新人才打造学习、乐居、休闲、优育、安享福地,落实“五福留才”。

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浩斌主持会议。
“专题询问不是终点站,而是加油站。”陈浩斌指出,要站位全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坚定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以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效谋求“十五五”时期竞争新优势。要靶向发力,强化规划引领,深化湾区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集聚效能,畅通成果转化通道,优化创新要素供给,构筑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要压实责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落实询问意见与承诺,区人大常委会将把询问会意见落实情况纳入“三清单”管理,充分发挥五级代表作用,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等多种方式,共同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更大成效。
撰文:陈梦
南任宣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