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种劲看“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维 辰

11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总体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此次活动整合全省资源,围绕十五运会、元旦和春节等重要消费时间节点,集中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和特色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最近有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广东很“热”。

第一重热,是关注度高,当前,十五运会各项赛事正在南粤大地热烈展开,这场全国瞩目、全民参与的体育盛会为广东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和广泛的关注;前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宣布2026年APEC峰会落地深圳,引来全球目光。

第二重热,是“暖冬”气候优势:接下来,寒假与春节接踵而至,凭借冬季温暖如春、阳光明媚的独特优势,岭南大地将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避寒观光。

这些不同意义上的“热”,可以转化为消费之“热”,为扩大内需加把火。广东把握天时、发挥地利、凝聚人和,在关键时间节点用“巧劲”,有望达到“四两拨千斤”效果。

一方面,聚焦十五运会新增人流,针对性推出旅游线路、精品赛事、组合套餐,吸引来粤客流增加停留时间、在粤深度体验消费,又以“迎峰会游广东”系列活动,将全球关注转化为来粤旅行计划,将“重大活动流量”变成“在地消费热量”,掀起前两波消费热潮,赋能城市消费与区域发展。

另一方面,依托气候优势倡议“粤享暖冬”,吸引客源来粤游学、过年,掀起第三、四波消费热潮——全省波浪式广泛参与的消费热潮,能够最大限度将来粤在粤的庞大人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另外,广东新增35亿元财政资金促消费,采用激励性方式分配,其实是在用“准劲”。资金与地市促消费增量绩效目标相挂钩,地市投入促消费力度越大、效果越好,省级支持力度也越大。这将激励地市更加积极主动发力、提升政策效果,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政治责任,高起点谋划、系统化推进消费季活动,抢抓重大活动机会用“巧劲”“准劲”的同时,也下“笨功夫”、用“韧劲”全面提振消费。

例如,今年5月印发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三方面提出31条政策举措,需求端包括城乡居民就业增收促进和居民保障支持,供给端包括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和消费品质提升,外部环境包括消费环境改善提升和限制措施清理优化,体现了短期和中长期统筹兼顾的思路。

用好“巧劲”“准劲”“韧劲”,广东有政企联动、消费惠民的主动作为;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9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实时在粤人口约1.6亿人次,社消零规模占全国1/10,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更大力度聚人气、促消费,这些禀赋优势将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谢小梅
校对 马海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