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在广东,一群“老班长”用行动给出了温暖而有力的答案。
日前,由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指导,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的“倾听百家事 巧解千家结”——“老班长工作室”故事展播活动圆满落幕。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超631万人次关注,74个“老班长工作室”的暖心故事在南方+客户端集中展播,掀起全社会对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的广泛关注与点赞热潮。
经过层层推荐、网络展播和综合评审,活动获奖名单正式出炉,一批优秀的“老班长”及组织单位获得表彰。活动最终评选出“最美老班长”3名、“老班长工作室人气奖”15名、“积极发动单位”10名。获奖名单如下:

脱下戎装不改本色,“老班长”善解千家结。他们是退役军人,也是扎根社区的“调解尖兵”。从漏水纠纷到道路争议,从寻人搜救到产权难题,他们用耐心、智慧和担当,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共识凝聚在民心。
在珠海,樊迈群用心用情凝聚爱国拥军力量;在深圳,赵正军用“五色档案”精准服务退役军人;在广州,宋顺祥走进校园讲述“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老班长”们“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和为民情怀。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立“老班长工作室”3540个,组建老班长队伍7048人,覆盖城乡社区,助力打通治理“神经末梢”,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善用“兵法思维”破解僵局,用“禾坪说事”凝聚共识,用“有呼必应”赢得信任,在化解纠纷、纾解矛盾、服务群众的一线,续写着新时代“军民情深”的动人篇章。
倾听百家事,巧解千家结。老班长的故事,还在继续……
南方+记者 马瑞婕
通讯员 叶婷婷 刁晓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