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三地青年志愿者沟通交流,凝聚三地青年志愿服务合力,共同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工作,近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粤港澳三地志愿者交流活动。来自广东赛区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代表及领队老师,香港赛区、澳门赛区志愿者代表共30余人参加活动。
交融互鉴
三地志愿者携手话志愿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新时代推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参与此次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也是三地青年志愿者了解祖国、融入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在交流分享环节,三地志愿者及志愿者管理人员代表围绕志愿服务体验、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粤港澳共融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乒乓球群众项目参赛者的年龄范围很广,下至十几岁、上至八十岁。我从老年参赛者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干劲和奋斗精神,从年轻志愿者身上看到了奉献精神,尽管口中常言辛苦,志愿者们却始终恪尽职守,将责任与奉献精神贯穿于服务的每一刻。”广东赛区志愿者代表、广州体育学院学生张小川分享了自身从运动员到志愿者的视角转变,感悟到思政课中讲述的民族精神与奉献精神。
来自香港赛区的香港志愿者协会总干事/(全运会)项目总监黎伯均分享了赛区志愿服务筹备情况,义工群体热情高涨,将为做好赛会志愿服务全力保障。
澳门赛区志愿者代表、澳门城市大学学生李鹤翔也表达了自己是首次参与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对此次志愿服务工作充满期待,也希望通过赛事结识更多朋友,促进三地青年交流。

三地志愿者代表一致表示,将把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坚持与担当、把服务中的收获与感悟,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未来继续心向祖国、扎根本土、服务湾区,用真诚与专业谱写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的崭新篇章,为祖国奉献一场充满人文关怀与青春活力的体育盛会。
实地研学
凝聚湾区青年服务共识
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即,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决战冲刺阶段,为增强情感认同,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搭建平台,组织三地志愿者共同参观十五运会开幕式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置身开幕式场馆、赛会筹备工作现场,感受全运魅力、领悟奥林匹克精神。

这座承载过六运会、九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光辉历史的场馆,如今作为十五运会开幕式主会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舞台搭建、设备调试与节目排演。负责开幕式的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主体育场的设施布局、功能流线、亮点特色与服务点位,并就开幕式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现场交流。
“走进场馆,我才真正感受到这场盛会的磅礴气势。”深圳赛区志愿者关媛苑在参观中感叹,认为创新与科技元素融入开幕式是本次赛会的全新体验,她作为城市志愿者,接下来也将传递城市温度,展示一个开放、包容、友好的东道主形象。
此次场馆研学不仅深化了志愿者们对赛事服务的理解,更以“实战场景”为纽带,筑牢了三地青年同心协力、共赴使命的坚定共识。
协同联动
共商湾区志愿服务愿景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粤港澳首次作为一个整体承办这一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赛会志愿服务工作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三地协同、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上,三地志愿者代表及粤港澳志愿服务研究人员围绕粤港澳志愿服务联动、大湾区志愿服务主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香港赛区志愿者代表、香港中学教师袁俊杰表示,他曾参与东亚运动会和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再次参与十五运会志愿服务,机会很难得。希望三地志愿者多互访学习,提升服务能力,也希望未来大湾区能联合申办更大规模赛事。”
澳门赛区志愿者代表、澳门城市大学博士何炳昊分享道:“学校有约700名学生参与到本次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中,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行顺利,志愿者们的积极性高,作为志愿者导师,也将积极履行职责。”
广东赛区志愿者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志愿者领队吴怡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管理经验:“学校创新构建‘赛前培育—赛中实践—赛后延伸’的全周期成长体系,以重大活动‘历练’、以高端赛事‘热身’、以专项培训‘强能’,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持续增强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粤港澳三地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促进区域融合、增进青年交流的创新实践,为赛会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探索符合湾区特色的志愿服务协同发展路径,进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

- 传播志愿文化,建设志愿广东 -
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于2008年,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是由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以及关心支持志愿者事业的相关单位、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省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17年以来,积极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大力培育志愿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引导广大志愿者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百姓民生、服务社会治理,迄今为止,全省注册志愿者超过2400万人,占全省人口超过18%,已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2200多家,志愿服务队伍超过13万支,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9亿小时,涌现出3000多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投稿邮箱:volunteer@126.com
小编联系微信:gdvolunteer
投稿网址:gd.zyz.cn

“志愿广东”是广东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官方公众号,是广东省志愿文化传播平台,志愿骨干教育平台,品牌项目推介平台,前沿理论发布平台。

点点赞

点分享

点喜欢
请积极履行传播志愿文化义务,点击、点赞、转发“
志愿广东”自媒体矩阵的志愿信息
并积极邀请亲友关注“志愿广东”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