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带动上海电影第三季度大幅增收增利

南方+

近日,上海电影(601595)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收3.61亿元,同比增加101.6%,归母净利润8566.58万元,同比增加163.69%;从年初至报告期末,两项指标对比去年同期也分别上涨29.09%、29.81%,并扭转了2025半年报呈现的减收减利局面。

8月2日,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元等共同推出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登陆全国院线;8月15日,其累计票房(含预售)超越日本导演新海诚的《铃芽之旅》,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新晋冠军;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发稿,其累计票房已突破17亿人民币,位居今年电影票房榜第五名。11月初,影片还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北美等地的院线上映。

与瑞幸咖啡联名推出饮品和包装(图/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该片不仅票房告捷,还发力“浪浪山”IP全产业链运营,近期的公开资料显示其衍生品累计销售金额已近2.5亿。电影上映后,推出了公仔、冰箱贴、挂件、零钱包、香薰、周历等多种形态的周边产品,在上海、深圳、北京、天津等地开设了主题餐厅和快闪店等线下场景,并与瑞幸咖啡、全家便利店、卡游、赛尔号游戏等多个领域的知名品牌进行联名。

上影元相关负责人曾向南方+记者表示:“近年来,多部热门作品带动了大众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也成功证明了国产动画的无限可能,对动画及IP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我们动画工作者、IP开发运营者的角色,更释放积极信号。一方面,动画电影已突破’低幼’标签,通过奇幻想象力引发Z世代对现实议题的探讨,既满足文化认同需求,又通过创新叙事(如职场隐喻、家庭羁绊)激活情感共鸣;另一方面,IP开发成为电影核心的产业逻辑——中国电影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转向多元产业结构,票房受上映周期限制,而衍生开发潜力无限,二创社区也能持续激活粉丝参与,延长IP生命周期。”

南方+记者 周妤洁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