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约“来粤创作”的底气何在?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静子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叫做“家”的地方,身为网站网民数量第一大省的广东当何为?

10月28日,“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举行。这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从具体内容看,这是一场盛大的邀约,“来粤创作,正当其时”;是一场精彩的交流,逾600名全球优质创作者“众声成乐,群音谱彩”;是一场圆梦的旅途,两大创造营助力“好内容”变“好生意”。

翻开历史的书页:在文化意义层面,曾经的广东较少受关注;而今天的广东凭实力“被看见”,化身数字时代内容创作者的“沃土”——

比如,这里有文韵悠长。

中原文化潺潺流淌,海洋文明浩浩汤汤,更有本地不绝“源泉”日夜奔流。其中,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传统文化如“宝藏”,千年古城潮州、百年传奇碉楼吸睛又吸粉,英歌舞、醒狮、龙舟等岭南非遗出场即出圈……

再比如,这里有人间烟火。

“请坐,食茶”的悠然闲适成为步履匆匆者的“诗与远方”,“够镬气”的粤式菜肴令不少食客心向往之,“折角红包”的广式浪漫诉说着温暖人情……朴素的生活,藏着内容创作者的“富矿”。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不断档”的“政策包”。

今年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提出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涵盖网络视听、影视产业等6个领域,全力激活文化产业市场潜力、投资热力。而此次活动,广州、深圳多区更是重磅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用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好环境,为每一位心怀梦想者提供贴心服务、搭建广阔平台。

总之,“内容创作者要乜,广东就有乜!”透过这番“豪言”,我们又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广东?

这是一个“奋力走在前列”的广东。

广东是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在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同时也要看到,与兄弟省份相比,广东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此次活动集中发布“政策包”、广发人才“召集令”,向外界展现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勇争先精神,必将推动广东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这是一个“视人才为珍宝”的广东。

量身打造的创意孵化、真金白银的资金激励……对于此次诚意满满的活动,有网友评价“广东出手即‘王炸’”。在岭南这片“人才磁场”,创作者为大,只要你有才,总能找到梦想发芽的土壤。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我们诚邀广大英才逐梦南粤,让创意有效对接产业、让文化直接驱动增长,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这是一个“把文脉传下去”的广东。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激活岭南文化的“一池春水”?“意公子”证明了古典文化的传承无需拘泥于学院高墙,“粤知一二”找到了打开广府文化的流量密码……不难发现,“数字游民”也可以蝶变为“文化使者”。如此看来,这次活动诚邀全球英才来粤创作,无疑将助推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数字表达中焕发新生。

如今,广交会正进行、十五运会将启幕,岭南处处有故事、日日换新颜。以“政策包”为引力,以好生态为支撑,我们热切期待此次活动能搭起连接的桥梁、点燃创作的热情,为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澎湃的动能。

编辑 佘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