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如何遏制县域普通高中优质生源流失?师资水平如何提升?10月28日,广东省教育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带队回应社会关切,解读县域普通高中(下称 “县中”)振兴进展。

广东省教育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受访者 供图
三年投入340亿元,夯实县中发展根基
“县中兴则县域教育兴,县中强则县域教育强。推动县中振兴崛起是‘百千万工程’民生领域的一道必答题。” 林如鹏表示,三年来广东聚焦办好全省57个县299所县中,引领县域教育提质增效,服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在财政支持方面,广东县中发展财政性投入逐年增加,近三年累计投入了34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2.4%。省财政自去年起设立县中发展经费,至今已安排5亿元。
资金投入带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三年来,全省新增公办县中13所,扩充公办学位6.5万个,各地校舍面积增长7.2%。
林如鹏还介绍,县中招生制度正在同步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中考的录取模式,加强了普通高中招生的管理。招生政策的严格执行,让县域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任教师人数增长6.8%
教师队伍建设是县中振兴的核心支撑。林如鹏表示,广东实施新强师工程,通过推进“公费定向培养”等政策为县中带来大变化。2024年全省县中专任教师人数达到6.1万人,较三年前增长 6.8%。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增加89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目前达5286人,增幅达20.5%。
优质资源则通过帮扶机制落地县中。“我们协调了珠三角优质的高中和师范院校,对县中进行了全覆盖的帮扶。”林如鹏介绍,广东于2023年开始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作,目前已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帮扶机制。
去年秋季,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牵头选派一支14 人的团队进驻龙门县高级中学,拉开了珠三角优质高中托管县中的序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与阳西共建教育集团,组建了“名校长+名教师”的团队托管阳西第二中学等6所中学,收获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林如鹏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入推进县中振兴行动,督促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抓好工作的落实,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奋力书写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南方+记者 黄子欣 李秀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