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深海采火”背后:数字海洋创新已超乎你想象|迈向深海

南方+

当粤港澳大湾区进入“全运”倒计时,在南海1522米深处,全球体育史上首次点燃绿色“源火”,生动诠释广东“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发展决心,也让世界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实力与创新底气。

深海取火,来去自如的背后,是无形数字网络的支持。实际上,如今的5G已经迈向深海,在中国联通5G创新实验室,南方+记者发现,随着5G创新技术的涌现,在广东这样的沿海大省,数字海洋的发展已超过许多人的想象。

“广东是我国的海洋第一大省,广东联通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号召,以1+6+2的体系全力推动5G迈向深海。1是指我们全力打造海洋新数字底座,首创打造了一张融合卫星能力的分层立体覆盖海洋专网,实现近海22公里以内连续覆盖,中海22-44公里产业区域精准覆盖,远海44公里以上定点覆盖,目前服务最远的项目已覆盖达124公里;6是指全力赋能海上安全和海洋牧场、能源、生态、科研、文旅六大海洋产业。2是指我们在省通信管理局指导下,牵头成立海洋通信信息专委会,并正在申报海上重点实验室。”大国工匠,广东联通首席创新官、网络研发中心总经理潘桂新表示。

“蓝色粮仓”广东实践

随着5G迈向深海,海洋经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巨变。“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在广东,一场“蓝色粮仓的转型,正在成为全国海洋牧场的范本。

在珠三角海域面积最大的城市——珠海,广东联通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和格盛科技,打造了“格盛1号”5G智慧海洋牧场,以自研“空天地海立体感知平台”,集成养殖环境、设备运行、水下实况等多维数据,实现从气象水文监测到精准投喂的全程智慧管控,仅3-4人即可管理3万立方米养殖水体。

湛江三面环海,海岸线全省最长,当之无愧为广东发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中国联通根据深海网箱产业园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协助湛江建设深海网箱养殖大数据平台、产业园VR全景图、水产养殖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三大平台,整合湛江水产行业现有资源,将湛江本地多家拥有水产品深海网箱养殖企业部分资源进行渔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

据悉,广东联通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形成联合创新体,进行智能化养殖方面的探索,该创新体集成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视觉避障、自适应投喂算法,可实现“一人多船”远程管控。通过这一创新,原本需要4人工作10小时的任务,现在无人船仅需2小时即可高效完成,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

而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智慧渔业团队,将52小类海量养殖条件、病害、投喂策略等数据“喂”给“渔书”大模型,经过强化学习与多模态微调,让AI大模型看得懂“鱼脸色”、读得懂“水情绪”。“渔书”大模型对养殖问答的准确率突破80%,相当于把一位资深渔业专家“装进手机里”,助力实现从会养鱼到“慧”养鱼,从“望天收”到“看屏管”。

护航海洋经济安全

“这个已经广泛应用在阳江、茂名、湛江等地,为全省超过3.4万艘船安装了这个终端,提供的是一整套的方案,海上遇险,风高浪急时,渔民可以在海洋和岸上的救援进行视频通话。”手持安装在渔民船上的安全神器,广东联通网络研发中心高级项目经理邓韶焕向南方+记者介绍。

24小时守护海上安全“最后一公里”,广东联通在阳江市落地了广东首个市域级水上安全综合管理平台“粤水安”。“粤水安”平台依托272路涉海视频等感知终端,已经编织了一张覆盖重点水域和关键区域的“水上天眼”防控网。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的中心将于阳江登陆,预计登陆强度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所有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在台风预警阶段,“粤水安”平台面向阳江市渔船、海洋牧场企业、海上风电企业发起了大规模、滚动式的智能语音呼叫,累计呼叫次数超过6万次,并同步进行短信推送,确保预警信息“不漏一船、不落一人”。

通过平台设定的恶劣天气预警电子围栏,对擅自越过电子围栏以及未按规定回港的船舶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并联动智能语音呼叫提醒。每小时自动生成一份未返港船舶清单,直接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手中,同步激活人工干预机制。

据悉,“粤水安”融合海洋环境参数、作业条件、设备状态、作业人员情况等多维度数据,涵盖“人、船、水、港、 岸、岛、场”等水上安全重要领域场景,应用数字孪生、电子围栏等先进技术,统筹人防和技防手段,构建了船舶类型、事件类型、人员装备等41种预警模型,实现“感知—预警—救援”三位一体的水域安全闭环。平台自建成以来,成功应对阳江市近十次重大台风天气考验。截至目前,平台已陆续在江门、湛江、惠州、潮州、深圳、广州等地市复制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在今年揭牌成立,该工作站依托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团队及高校、企业资源,聚焦海洋前沿科技开展融合创新、自主研发、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共同推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牧场生态监测、海上风电智慧管理等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靠海吃海’到‘知海用海’,从‘汗水渔业’到‘智慧渔业’,当数据成为新渔网、算法成为新罗盘,广东联通5G+AI赋能,‘蓝色引擎’将牵引着中国海洋经济巨轮驶向更深、更远、更智慧的蔚蓝。”潘桂新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姚翀

剪辑:孔剑锋 黄彩燕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