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335处大中型灌区已为农田提供57.5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有效提升1323.7万亩灌溉面积用水保障率,为我省夺取秋粮丰收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大中型灌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积极成效,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2020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0.535的控制目标。
清远连州兰管灌区。
广东省水利厅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全力保障秋粮供水:
2025年已落实省级及以上资金4.07亿元,推动39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恢复及改造灌溉面积81.31万亩;
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编制了《广东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从源头到田头系统谋划解决我省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优化水资源配置,并共同提出了“灌区下延,高标上接”的解决思路,协同推动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灌区建设和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大中型灌区骨干与田间工程分界及分级管理责任,完成了全省335宗大中型灌区一张图绘制工作,实现与高标准农田一张图、 国土“三调”等矢量数据的叠加,强化了工程衔接。
为全面提升灌区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省水利厅自2022年底在全国率先开展大中型灌区管护评估工作,于2024年3月正式印发了《广东省大中型灌区管护工作情况评估办法(试行)》。
评估办法围绕“组织管理、用水管理、工程管护、经费落实”四大核心板块,设置量化评分指标,并在评估机制中设立专家评审和现场抽查环节,省级每年对已建有灌区的地级以上市按一半的比例采取轮转实地核查,大型灌区全部开展实地核查,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通过实施该评估办法,省水利厅有效推动各地灌区管理单位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保障经费、提升服务,进一步发挥灌区工程效益,增强农业抗旱除涝能力。
湛江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廉江)。
农业是“用水大户”,蕴含着巨大的节水潜力。省水利厅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推进灌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骨干水工程调度,并在今年的夏灌、秋灌中,指导各地各灌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典型案例
南雄盆地
南雄灌区航拍图。
南雄市水库灌区工程管理服务中心紧扣节水型灌区创建目标,系统推进灌区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全力推进水库灌区高质量发展,成立仅三年多即被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自今年夏灌启动以来,南雄盆地灌区充分运用信息化计量设施,科学调度、精准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有力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截至9月底,在渠首累计引水3202.2万立方米,灌区秋种晚稻插秧面积达27万亩,100%完成播种计划。在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撑下,今年夏收工作圆满完成,完成夏收早稻16万亩,总产约6.56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3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75立方米(南雄市早稻亩均用水量493立方米),为农业节水增效与粮食安全筑牢“水动力”根基。
灯塔盆地
灯塔盆地灌区的油茶基地。
河源市按照“总体谋划、分期推进、分县立项、分步实施”总体思路,对灯塔盆地范围内7个中型灌区开展了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投资7.92亿元,新建、改造渠道453.09公里,改造提升水库山塘187宗、新建渡槽54座、信息监测点607个,基本完成灯塔盆地范围内中型灌区从渠首到田头的灌溉网络建设。
韩江粤东灌区
隆都灌区。
省韩江流域管理局积极发挥韩江粤东灌区管理牵头作用,牵头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水利(水务)部门与各子灌片单位,科学合理配置灌区输水,扎实做好2025年春灌农业用水保障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的春灌农业供水信息报送机制,督促各子灌片管理单位按时报送用水数据,及时了解灌区内取用水情况。二是组织相关人员赴子灌片开展春灌实地调研,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春灌工作,及时化解跨市用水问题,满足灌区春耕生产用水需求。三是督促三市组织所辖子灌片开展冬修水利工作,做到渠系畅通,确保子灌片水利工程良性、有序运行。韩江粤东灌区2025年春灌工作历时3个月,累计向灌区供水约8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余万亩,为粤东地区夏粮稳产增产提供有力的水利基础。
恩平西坑水库灌区
西坑水库灌区数字孪生平台。
自今年夏灌启动以来,江门市恩平西坑水库灌区国家级数字孪生灌区试点通过数字化场景的重塑、智慧化模拟的推进以及精准化决策的引领,制定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灌溉管理方案,有力推动了夏收夏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在渠首累计引水达到了3264.98万立方米,灌区秋种的晚稻插秧面积已达5.3万亩,占计划的100%。在数字孪生技术的有力支撑下,今年夏收工作已圆满完成,完成夏收早稻5.3万亩,总产约1.98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4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29立方米(恩平市早稻亩均用水量486立方米),做到增产增效不增水,实现水利新质生产力为丰产增收带来更多新动能。
下一步,广东水利将继续以水为笔、以田为卷,通过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展大中型灌区管护评估工作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助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韩安东
通讯员:粤水轩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