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向世界展示粤港澳大湾区文脉新韵

南方评论
+订阅

文丨南方日报评论员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艺术因互鉴而繁荣。

10月18日,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在上海精彩启幕。粤港澳三地携手,将通过美术大展、舞台演出、非遗“艺术天空”户外演出、艺术教育、国际演艺大会、国际对话等多元活动,立体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活力与多元魅力,推动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与精致开放的海派文化深度交融。

这是推动“人文湾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创新之举。

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共建人文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从历史古迹保护、文博机构联动、文化设施共享,到影视合作、艺术展演联通、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再到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人文湾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大湾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为集聚全球一流演艺资源的文化码头、引领当代艺术创作潮流的国际舞台、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今年,广东省首次作为“主宾省”参与上海国际艺术节,与组委会携手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大湾区文化将借助这一国家级平台得到生动展示,进而让更多人领略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人文湾区”建设的生动图景。

这是集中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成果的艺术盛宴。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汇集了近现代至当代的350余位岭南美术名家的800多件代表作,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系统的策展架构,系统呈现了广东美术百年来的创新轨迹与艺术成就。

舞剧《英歌》、话剧《唔讲得》、粤剧《双绣缘》、芭蕾舞剧《家园》、当代杂技剧场《站台》、芭蕾舞+管弦乐《布兰诗歌》、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七部原创舞台作品,共同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多元共生、融合创新”的鲜明特质,为广大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此外,英歌舞、醒狮等富有岭南特色的非遗文化表演以及优质文化产品宣介活动,也将深入展馆、商圈、美育空间等上海城市公共区域,以最亲切直接的方式与上海市民相遇,传递岭南文化的温度与诚意。琳琅满目的文化展演,动静结合、相互辉映,将向世界展示既传统又现代的大湾区文脉新韵。

这是拓展岭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契机。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连接大湾区与上海的文艺桥梁、深化两地文化合作的创新平台、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的崭新尝试。七部来自粤港澳的原创剧目,如同璀璨星辰连缀成艺术银河,将在上海各大剧场次第点亮,同时也将点燃岭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碰撞火花。

百年美术大展犹如一幅流动的岭南长卷,海派的万千气象与岭南“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创新理念相互交融,共同书写着两地艺术交流的新篇章。岭南非遗文化表演也将在海派文化的土壤中绽放异彩,不仅展现着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型,更将开启两地文化深度交融的新里程。

在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中,岭南文化的风骨与气韵、海派文化的务实与开放将完成一次最美的相遇,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乐章。

从珠江到黄浦江,以文化为纽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将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打造兄弟省市双向奔赴的“文化样本”,为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能。

编辑 魏伯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